从挑选理财产品只看收益,到担心自己的买的理财产品“安全”不?整个变化仅需要不到两年时间。别看仅仅两年时间,在这两年时间中中国的金融市场发生的变化远比过去10年多。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理财产品的基础资产基本为信托计划,信托计划的投降基本为房地产信托,换句话说,房地产行业支撑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并且只有房价继续涨,击鼓传花的游戏便可以继续,所以的信托产品基本保本保息。
但是,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过剩,中小房地产公司举步维艰。同时,国家放开地产公司发行公司债,最近保利地产的企业债票息2.95%,之前通过信托公司融资至少是8%(PS:2.95%啊,想想你买的年化8%的产品咋能安全呢……)。所以现在信托的规模急速下降…… 在降息周期中,投资者一般都不甘愿接受产品收益率降低,心想老子还能在信托一棵树上吊死不成.
在这个时候,泛亚地方交易所模式以及E租宝的P2P模式出现了,之前投资信托或以信托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基本都刚性兑付了,导致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只考虑收益不考虑风险,因为没出过啥风险啊…… 接着就是泛亚、E租宝、以及现在金鹿违约,估计才让许多投资者意识到现在的理财产品千差万别啊…… 自己买的产品到底违约不违约只有产品到期的时候才知道,不仅理财产品违约,企业债都违约山水债券、东北特钢(国企哦……)。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中国模式”产品供应商或者融资者为客户经理提供佣金,如果你知道卖一个保险的提成有时会高至5%,那听到有老太太在银行的存款被莫名的变成保险了,就不足为奇了。这个还是个人行为,如果一个理财机构通过高佣金、高提成引导客户经理或者投资顾问去诱骗客户那影响就大了,几个人的个人意志通过公司有组织的形式将成百上千“客户经理或投资顾问”变为其圈钱工具的结果,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泛亚。涉及22万客户400多亿资产无法兑付。 一个理财产品提成5%,一个理财产品提成1%,你说客户经理会给你推荐哪个?
回到我们的主题“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是靠谱的?” 本来一个简单问题,由于上述的原因,变的极为复杂。因为判断是一个理财产品是否靠谱,你能需要依靠你自己的判断……如何才能判断一个理财产品是否靠谱呢? 需要知道具体的:
进行这些资料的验证与识别,以及对经济大周期的判断对于普通投资者几乎无法实现。以笔者为例,在2015年初也投资火热的新三板中,结果目前大多数新三板的产品净值都近乎腰折,而且市场全无流动性可言。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客户经理决定是怂恿你购买的,因为只有购买并打款,客户经理才有工资……
通过专业的分析方法判断理财市场是否靠谱对于普通投资者基本无法实现。而且,通常我们也不会付费咨询专家意见,说不定专家也是融资方雇佣来的,比如泛亚的那些大师们。
第二种判断理财产品是否靠谱的方式,看销售机构,如果银行销售的产品安全性比理财公司销售的产品安全性很高,为啥呢? 如果产品出风险,银行跑不了,理财公司基本都会人去楼空。问题来了谁是金融机构呢? 只有一行三会给予金融牌照的机构才是,银行、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 其中信用最高的还是银行…… 购买产品签署的合同必须在银行柜台办理,如果客户经理带你在银行外签署合同,投资者要留意那合同是否是真的了……
结论:什么样的理财产品是靠谱的?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如何有效预防诈骗,唯有多学习、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