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金属笼子里的就是白点噪鹛)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白点噪鹛的前生今世,想起了之前的那篇文章。
——————————————————————————————————
每年正月十五,远在滇西北的丽江都有一场“商业盛会”上演,这就是纳西族传统的“棒棒节”。“棒棒节”是纳西族的传统商贸活动:年过完了,要准备开始春耕了,各种用具都需要置办。在棒棒节上,生活用品是交易的主要内容,作为热爱养花养鸟的丽江人,在“棒棒节”期间,鸟类贸易也是其中内容之一。
零九年的正月十五,在丽江工作的鸟友“河溪”像往常一样出门,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他的脚步比平时慢了许多,在经过一个花鸟摊的时候,一只噪鹛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只噪鹛长相并不出众:中等体型,褐色的身上点缀着点点白斑。卖鸟的人告诉他这是“雪山画眉”,不过这只是一个当地的俗名,“河溪”觉得它是一只斑背噪鹛——一种在陕西、甘肃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还算比较常见的噪鹛。“河溪”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当时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张照片里的噪鹛没这么简单。
当天晚上,“河溪”把照片发到了网络论坛上,几分钟后,他收到了昆明鸟友的短信:“你小子拍到的是白点噪鹛!”这个消息顿时让“河溪”有了一种幸运的蛤蟆见到美丽公主的感觉。
作为世界鹛类的分化中心,中国以盛产噪鹛而著称,一共分布有57种噪鹛(这57种,原来都是Garrulax属成员,但目前原 Garrulax 已经分为Garrulax属、Trochalopteron属两个属,中文名称种都带有“噪鹛”或“画眉”二字。目前研究,Babax属、Garrulax属、Trochalopteron属、Cutia属、Minla属、Liocichla属、Actinodura属、Leiothrix属、Heterophasia属由鹛科Timaliidae暂时提升为噪鹛科Leiothrichidae (Gelang et al. 2009),按这个方式计算,目前噪鹛科中国共有69种),这其中,既有常见的画眉、白颊噪鹛等等,也有一些神秘的成员。
白点噪鹛就是这些神秘成员中的一员。它们只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人们对白点噪鹛知之甚少,关于它的文献和资料也非常有限。
白点噪鹛的前尘今生
19世纪末,一股西方博物学家走入中国大门,认识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的潮流开始兴起,无数物种在此时被用西方生物学的命名原则加以命名。这其中,斯文侯,赖神甫,谭卫道等人无疑是其中的其中的佼佼者,大熊猫,川金丝猴,麋鹿,珙桐等也由此名声大噪。西南的横断山区由于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成为关注的热点地区。
在这股大潮下,并不算知名的法国的传教士兼博物学家白厄特(Francois Biet)也来到这里。1897年,他在云南西北一个叫Tsekou的地方采到一种棕色的噪鹛,他认为这是一个新种,并把标本存放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这种鸟就用他的姓名,命名为Ianthocincla bieti,这个噪鹛,中文的名字就是白点噪鹛。不过,这个Tsekou到底是哪里,我们也并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是德钦县的茨菇,也许是澜沧江流域的其它的小村庄。
时间流逝,我们不仅没有对白点噪鹛增加了解,甚至连它到底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都不确定,目击和标本的记录也都少得可怜。1987年,郑作新在他关于中国鸟类分类最重要的著作《中国鸟类区系纲要》一书中,将白点噪鹛列为斑背噪鹛的一个亚种,也难怪,这两种噪鹛大小近似,都是棕色,而且身上都有白色图案。不过,1984年的时候,一位叫Meyer De Schaunsee的研究者指出白点噪鹛是介于大噪鹛和斑背噪鹛之间的一个物种,它既有与斑背噪鹛类似的体色,在斑点形状上有类似于大噪鹛的“点”状斑纹,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物种,之后,郑光美,马敬能,何芬奇等中外研究者也接受了这一观点,白点噪鹛的地位这才确立下来。人们对它们的了解仅限于1956年8月,研究人员在丽江的鲁甸采集到白点噪鹛的标本,1960年,郑作新和彭燕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又采集到了标本。
在早期的调查中,白点噪鹛分布在海拔3000至4500米的冷杉林和云杉林中。随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量砍伐冷杉云杉林木,这样的生境越来越少,人们与白点噪鹛的接触也渐渐停止了。几十年间,白点噪鹛就像神秘的消失了一样。国际鸟盟(BirdLife)基于生境的迅速消失和鸟种分布的狭布,将白点噪鹛定为易危物种,也就是说这一物种存在着灭绝的风险。
时间来到了1989年,一个叫贝京(Ben King)的美国人来到了四川木里,与四川林业局合作,在木里开展鸟类调查。这个贝京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东南亚鸟类野外手册》的作者,野外观察鸟类的经验丰富。在这次调查中,他们一共记录到了87个鸟种,其中就有白点噪鹛。调查队在海拔3100米至3200米的康坞大寺,蚂蝗沟等处的竹林中发现了白点噪鹛,记录下了它们的叫声。但是白点噪鹛“鬼鬼祟祟”,在密密的竹林间的活动习性使得考察队很难看清它们的身影,Ben King以“相当普遍,但难于观察”来形容。
那个时候,研究、观察鸟类还只是专业研究者和林业工作者的事情,在中国,观鸟这一爱好还是一片空白:距离中国本土观鸟爱好者的出现还有九到十年的时间,而来自国外的普通的观鸟者,此时还难以进入这个极其接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中国腹地,白点噪鹛,就好像仅仅是浮出水面,冒了一下泡泡,就再次潜入了茫茫林海之中。
新进展:缘起现代观鸟运动
时间一下子又过了16年。2005年,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狂热的观鸟爱好者比扬·安德森资助了在木里开展的对于白点噪鹛的调查,这次调查虽然没有发现白点噪鹛的行踪,但是,对于白点噪鹛的再次寻找就此渐渐拉开了序幕。
2006年,还有两位香港的观鸟爱好者也开始了寻找白点噪鹛的旅程。孔思义与黄亚萍可以算是观鸟圈子里的“神雕侠侣”,也是有名的“推车儿”——就是那种疯狂增加鸟种目击记录的人。这一年12月,孔思义和黄亚萍来到了木里,从蚂蝗沟开始,寻找长有茂密竹林的山沟,一直进入到远离县城的三区-茶布朗地区。不过这一次的行程并不顺利:偏远的木里气候严酷,回程时,他们被大雪困在山上。等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县城,他们得知在几个小时前,有一辆超载的四驱车冲下山崖,只有两人得以生还。这次行程虽然仍然没见到白点噪鹛,但他们隐隐的感觉到,他们找对地方了。
寻鸟记:一波三折
2008年,孔思义、黄亚萍与比扬相约,利用五一假期,再访木里。伴随着“wi-chiu-wu-wu-wi”的三音节的噪鹛的鸣叫,这一次他们在蚂蝗沟内的小溪边终于等来了两只神秘的白点噪鹛。
比扬拍摄的白点噪鹛
“河溪”知道自己拍的就是白点噪鹛之后,那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往花鸟市场跑,希望能再次邂逅这个神秘的噪鹛,但是每一次,他都是无功而返。“河溪”并没有因此而泄气:卖鸟的人是当地的农户,装鸟的是土制的笼子,这一切都说明,白点噪鹛离丽江并不远。
幸运再一次青睐了“河溪”。4月的一天,“河溪”要下乡工作一段时间,等到了办公室后发现工作要用的东西落在了家里,于是又赶紧返回。在路上,他再一次看到了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白点噪鹛。这只白点噪鹛正窝在狭小的笼子里唱着婉转的歌声。”河溪”喜出望外,但是下乡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对方又带有浓重的口音,“河溪”只能赶快记下他的电话后匆忙离去。
四天之后,“河溪”下乡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话找那个养鸟的人。结果,电话那头很肯定的说他打错了,而且也不认识什么养鸟人。“河溪”并不死心,又将可能出错的几个号码一一都打了一遍,结果毫无收获。“河溪”一下子从充满希望变成了绝望。五一三天假期,“河溪”都守候在遇见养鸟人的路口,也是仍然是毫无收获。
按照讲故事的俗套,每一个故事总要有一些神奇的巧合。在这个白点噪鹛的故事里也不例外:5月5日,依旧是“河溪”下乡工作的日子,他再一次发现把东西落在了家里,在回家的路上,神奇的又碰到了上次的养鸟人。这一次的机会“河溪”没有再放过,仔细的确认了手机号后,河西和养鸟的大叔约好了第二天一起去遛鸟。
第二天,“河溪”一早就前去赴约,养鸟的大叔也很守时。一路上,养鸟人得意的告诉“河溪”这个鸟多么的高贵,声音多么婉转,想卖一只给他,而“河溪”只是想了解白点噪鹛可能出现的地点。直到“河溪”拿出了鸟类图鉴和之前拍摄的一些鸟类照片,和养鸟大叔分享了自然之中的鸟儿的魅力,养鸟大叔才帮助“河溪”联系上了卖鸟人,也就是在山上捕鸟的人。
之后的事情相当的顺利,虽然捕鸟的小伙子并不能理解观鸟是什么,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要跑到山上来看鸟而不是看笼中鸟,虽然小伙子一再向“河溪”兜售“雪山画眉”,最终还是带着“河溪”在丽江山上的阳坡处找到了白点噪鹛。
这里与木里完全不同:木里的白点噪鹛生活在有溪流的阴坡的竹林中,而丽江的白点噪鹛分布海拔要低于木里,而且区域里没有溪流,没有竹林,而是生活在阳坡的杜鹃丛和高山栎中,是典型的横断山阳坡生境。
相比于在木里跋山涉水的艰辛,丽江白点噪鹛的发现可算是曲折而充满了戏剧性。但是,白点噪鹛的未来却远非这么幸运。在木里,捕猎是当地彝族人主要的生活方式,常常可以见到手持猎枪的人在山上闲逛,虽然他们更希望捕猎大一些的动物,但是无聊之时,小鸟也是消遣的目标,这对白点噪鹛的生存带来不小的威胁。早在1989年,Ben King就提出了建立保护区的建议,但二十余年过去了,针对白点噪鹛的保护措施依旧是纸面文章。在丽江,养鸟是白点噪鹛的噩梦。据捕鸟的小伙子讲,09年半年,他就捕捉了20只,全都在丽江的棒棒节上出售了,而且销路不错。随着“雪山画眉”的售价节节攀升,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捕捉贩卖白点噪鹛的行列中。然而,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白点噪鹛,我们并不知道,它们能承受多大的捕猎压力,开发、旅游带来的生境破碎化给它们带来多少威胁,我们也不清楚。
距离发现白点噪鹛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对于这种美丽而又神秘的生物,并没有比一百年前更多的了解。也许,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为急迫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能保证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还能在木里的竹林中,在丽江的杜鹃丛中,依然能够见到这种美丽的鸟儿。
————————————————————————
后记:距离写这篇文章又过了三四年了,目前国际鸟盟和IUCN对白点噪鹛的评级是易危(VU,和大熊猫同级),丽江已经越来越难看到白点噪鹛,据传新的国家保护动物名录,白点噪鹛位列其中,但是新名录迟迟没有公布。
(题图摄影:天涯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