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来晚了。
随着期末考试季的来临,「我可能XX了假XX」句式开始流行起来。虽然之前也有「我可能喝了假酒」的说法,但它真正火起来是因为这一系列表情包:

面对考试失利而产生的焦虑,「我可能复习了假书」成为了一个十分戏谑的反应。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世间所有问题的终极答案。
一个坐在地上的小人,一个大智若愚的句式,如何击中了我们的心?
欢迎收看本期《走近科学》。
---
很久以前,研究者们就曾观察到一系列现象:
考砸的学生认为考试不公、运气太差;
输钱的赌徒认为时运不济、风水不好;
被套的股民认为庄家黑幕、恶意做空。
但是如果这些人真的只是运气不好,岂不是给他们泼了脏水?为了黑得有理有据,心理学家海德打算用实验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

*弗里茨·海德(1896.02.18-1988.01.0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的创始人在他的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完成给定的任务。表面上是用来测试智力、社交敏感性和教学能力的,但任务的得分都是随机给出的。而在被试完成任务后,让他们总结任务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你们说自己运气不好是吧,你们成绩的好坏都是随机的,看你怎么说!」
现在,所有的无关变量都被排除,而被试仍然倾向于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因素,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这就是
自利偏差。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利偏差是我们维护自我概念的一种策略。为了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我们倾向于把好事都揽到自己身上,而把黑锅远远甩开。
「我可能复习了假书」就是自利偏差的完美体现。一个考场失利的考生为了维护积极的自我形象,把锅甩到复习了假书上。言外之意自然是:我可是认真复习了的,是假书害人哦!
我们可以看出,「我可能XX了假XX」这一句式有三大好处:
- 把原因丢到外界,维护了自我价值;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幽默指数五星;
- 句式万能,可以套用在所有事情上。
一句话概括:你为什么喜欢说「我可能XX了假XX」呢?

---
自利偏差有什么用处呢?它仅仅是自我欺骗的手段吗?
并非如此。除了维护自我概念之外,它也能起到其他作用。针对篮球运动员的研究发现,他们在总结输赢的原因时,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等稳定因素,而把输球归结于意外、倒霉等不稳定因素。这是一种典型的自利偏差,但这减少了输球球队的挫折感,从而坚持比赛。
除了心理安慰,自利偏差还有更大的作用。如果人们认为失败、不幸等负性事件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并能通过努力加以克服,那么他们的生活方式会更加健康,精神状态也会更好。心理学家谢莉 · 泰勒访谈了几百位身处不幸之中的人们,包括性犯罪受害者、癌症病人等。她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被打垮,而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减少未来可能的伤害、或是乐观地看待康复状况,会对他们的生活助益颇多。
别急着自我诊断。因为文化的原因,东方文化中有一种自我批评偏见,和自利偏见正好相反。所以说,人生在世活的就是一个体验。既然我们注定无法脱离内心的藩篱,又为什么非要看得那么清楚。而且所谓的看清楚,又何尝不是偏见呢。
P.S. 如果你觉得这个回答没什么说服力的话:

(无形甩锅,最为致命)
参考文献:
- Self-serving bias
- [美]埃略特 · 阿伦森(2007). 社会性动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Campbell, W. K., & Sedikides, C. (1999). Self-threat magnifies the self-serving bias: 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3(1), 23-43.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
暗涌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59 个回答,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