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呀!
需要去接受一些负面的信息和感受只是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一个方面,并且能够去了解和理解人格和经历的多样性,并从负性的经历中找到成长的契机,其实是作为咨询师觉得自己的职业最有价值的时刻之一。
不仅如此,正是由于这个职业所特有的这样一些要求也好,压力也罢,咨询师才能通过不断地去学习和领悟来获得个人的和职业的成长。
下面再来分别说说题主提到的几个问题:
1. “心病靠个人,外力很难有帮助” 吗?
很多对心理咨询不了解的朋友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心理咨询就是咨询师听来访者倒倒苦水,然后一起聊聊天,疏导一下;又不开刀,也不开药的,能不能起到作用,是不是就看个人造化了啊?
某种程度上,这个“心病靠个人”没什么错,能从心理咨询中获益不仅仅是咨询师和治疗方法的功劳,更重要的是来访者有没有去真正投入心理咨询、相信这个过程、并且付出努力和坚持。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么身体的疾病能不能好也是靠个人了:能不能发现生病了,要靠勤去体检;病了能不能好,要靠是不是积极配合治疗,按时吃药和休息。但你会认为外力很难有帮助吗?不会啊。
因为大家相信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是有科学依据的,也由于都吃过药、去过医院而了解“按时吃药”和“看医生”是有用的。
那么同理,心理咨询的效果也是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的 (Lambert & Archer, 2006)。研究发现,在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后,至少有75%的人能够从中获益(症状改善、问题解决、个人成长等)。
此外,与药物治疗相比,心理治疗的效果通常更持久、复发率更低。举例来说,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来访者在接受心理咨询后掌握了更多应对情绪问题和错误认知的技巧,从而在咨询结束后仍能持续从中获益 (Hollon, Stewart, & Strunk, 2006; Shedler, 2010)。
能开始独立接待个案的一线心理咨询师想必都清楚也相信,心理咨询这个所谓的“外力”是可以给在痛苦中来访者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的,那么这个“悲催感”其实也就减少了大半了吧。
2. 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很受挫很折磨人”吗?
受挫是一定有的,尤其是在新手时期,从一腔热血地觉得自己能帮助别人走出困境,到最初接待来访者的时候不断发觉人格的复杂性和咨询过程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做好了一些心理准备的新手,也一定会经历自我怀疑、焦虑、亚历山大的过程:为什么来访者做了一次咨询就走了?为什么来访者总是阻抗?为什么来访者不付出行动、不作出改变?是不是我能力不足?(啊啊啊啊)
我们曾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过新手咨询师的这种由自我怀疑、无助、和焦虑为表现的“不胜任感”,感兴趣的话可以戳这里看:
我可能是个假咨询师?| 新手咨询师的焦虑、无助与自我怀疑 - 知乎专栏虽然这种受挫的感觉有可能会影响新手咨询师的情绪、干扰咨询工作,但是也会督促咨询师认真对待咨询过程、激励他们自我提高和自我觉察。完全没有过这种“受挫感”的咨询师,可能才是最悲催的......另外,在这一点上,其他任何职业也都是一样的。过多的职场压力会让人喘不过气,但适度的“受挫感”和压力是职场菜鸟进步的动力。
当然,如果咨询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处在高度焦虑、自我怀疑的状态的话那确实是很悲催......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人都会跨过这个阶段、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偶尔袭来的自我怀疑也促使大家去及时反思和提高,其实很可能就是进一步成长的契机呢。
3. 有多少学心理学的学生做了心理咨询师?
学心理学的学生很多并没有选择去做心理咨询师,但是很多都像小编一样承担起了向身边人不断科普心理学、心理咨询知识的角色。我们可能要和人说一百次“抑郁症是很常见的”、“心理咨询不是有严重心理疾病了才可以去看”,也要反复传达一个信息说“咨询师不是陪人唠嗑”、“专业咨询师是经过严格培训、并不断继续学习的”,但这并不让我们感到悲催。有时候也急的跳脚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对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有误解?我们做了这么多,怎么还有那么多人看不到?
但同时我们也明白,改变永远不是一夜间发生的。
如果能让这个世界变好一点点,那么我们在做的,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了。
其实不光是心理咨询师,还有很多需要经常深度接触人生痛苦的职业。比如说,医生就要承受很多负性信息。现阶段有很多疾病是我们清楚地知道无法治疗的,但还是要去用药、去尝试、去期待所谓“奇迹”的发生。临终关怀人员,明知道眼前这个人马上就要离开人世,还要投入感情去陪伴他,去安抚他的不安、焦虑、和恐惧。这样的职业如果说下去还有很多,很多......
这些职业悲催吗?什么样的职业才是个“悲催”的职业呢?
找不到职业的价值感,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悲催吧。
p.s.想了解更多这个并不悲催的职业,请你关注我呀。
——这是回答结束的分割线——
在国内做心理咨询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遇到有自杀倾向的个案如何干预?
“高危行业”中的心理咨询师如何自我照顾?
你要的专业靠谱内容,都在这里啦: 简单心理Uni - 最有态度的心理咨询学习社群
我们还有公众号哟~ 关注简单心理Uni (微信号:jdxl-uni) ,就能和大咖咨询师一起轻松读经典,参加全国咨询师的线上/线下分享会与大爬梯,与3万+成长中的咨询师一起学习一起飞!
参考资料:
1. Lambert, M. J., & Archer, A. (2006).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2. Hollon, S.D., Stewart, M.O., & Strunk, D. (2006). Enduring effects for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7, 285-315.
3. Shedler, J. (2010). The efficacy of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5, 98-109. DOI: 10.1037/a0018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