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一场并购让中国人工智能界波澜再起。 @王慧文 与 @袁进辉 创立的一流科技达成并购意向,要做中国版 OpenAI。
一个是功成名就却志在加速 AGI 普惠人类的互联网大佬,另一个,是在大模型领域探索多年的「孤勇者」。
@王兴 、@刘江、 @马占凯 等互联网或人工智能领域大佬的接连入局也让这场并购更加轰动。
袁进辉的 @OneFlow 所深耕的深度学习框架和其在训练大模型时独特的优势,瞬间被曝光在聚光灯下。
掌声、期望纷至沓来。但袁进辉保持了冷静和平常心。这只是他创业路上一个节点。那些创业时长达数年的艰难时刻,时不时会闯入脑海中里。
作为创始人,袁进辉要解决融资,又要关心迟迟不能上线的产品;非常倚重的同事离职,他要重新招募业界牛人,又要为产品做推广……
而这个过程都被知乎见证了。
「能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或者兴趣相仿的人,自己就不会有特别孤单的感觉。」
可以这么说,知乎见证和「支持」了一个创业者在 AI 前沿领域的探索和前进。
探讨专业问题,招聘员工,改进产品…… 知乎上聚集的同行和同好,他们的讨论和反馈,都让他在创业过程中,时不时受到鼓舞和激励。
我们和这位当下炙手可热的 AI 领域创业者聊了聊,AI 大佬是怎么「玩」知乎的。
创业的艰难,袁进辉完全没有预料到。
这跟他过往炫目的履历有关。
2003 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跟随张钹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计算机视觉,以及多媒体领域,发表了世界级的论文。多年连续获得美国国家技术标准局的视频检索评测第一名。
2008 年,袁进辉从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又进入到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人工智能研究。
一年之后,他提出了一个主题模型训练算法系统:LightLDA。这个算法,当时是世界上最快,全球为之瞩目,也被微软研究院全球副总裁周以真称为「年度最好成果」。
2017 年,他创办了科技公司一流科技(OneFlow) 。
袁进辉以为,他当时在业界小有名气,自己出来创业,肯定会一呼百应 —— 不管是对产品的认可,还是招揽人才,融资。
他太乐观了。那个时候,业界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还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都很小,只有几千万参数。但是袁进辉坚信,这个模型会变成十亿,百亿,甚至更多。
他开始着力于深度学习大模型方面的研究。很多人觉得,袁进辉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同行和朋友们劝他说,你做点别的事儿,不是更靠谱吗?
谷歌这么大公司,好几百人做的事情,你拿什么和别人拼?做底层软件、竞争对手这么很强、还开源…… 袁进辉当时听得最多的就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但袁进辉坚信自己的事情。他知道,这些产品变成现实的时候,一定是领先的。
在知乎上,他的想法也获得了理解。
袁进辉是 2012 年注册知乎的。他发现,程序员经常去的几个地方,其中就包括知乎。
他看到有人在知乎上分享,曾在工作场景里面遇到了问题,苦苦挣扎,Oneflow 的理念,恰好很巧妙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很兴奋地在知乎上写出来,说他觉得这个强大在什么地方,想法多么好什么的。」
技术做到很深之后,袁进辉会在知乎上遇到一些同行,他们能够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在技术层面,能达到很深的共鸣。
Oneflow 开源后,也有人称赞框架设计「清新」,也有人说框架设计「优雅」。当自己产品的设计被第三方开发者甚至学生心领神会,并且很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感受,袁进辉觉得,「好像你写了一本小说,有读者欣赏。」
「你会感觉到,这是一种鼓励。」袁进辉说。
这也是他在创业低谷时,能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创业之后,他在知乎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为他们的工作做「广告」,以招募合作伙伴。
在知乎上找到志同道合者的加入,这帮了袁进辉的大忙。
袁进辉从 2016 年开始组建团队做产品,到 2020 年 7 月份,才做了开源。也就是说,这个产品做了三年才问世。
研发周期太长了。
有人说,创业有 18 个月定律。一般都是 18 个月做出来一个产品,这是大多数人能够忍受的极限。
如果 18 个月之后,没有正向反馈,大部分人就会受不了,就会放弃。
因为这个原因,个别非常优秀的同事就离职了。
但在知乎上,通过分享和交流,袁进辉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不断补充着公司的新鲜血液。
他会在知乎上给大家展示,团队每天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在关心什么问题。关注同一领域,或者对此感兴趣的用户看到后,就会点赞或者关注袁进辉,继而更深地交流。
有人看到袁进辉的文章和互动才知道,除了互联网大厂,在创业公司也能做底层架构。会觉得自己又多了一个职业选择。
也有些时候,袁进辉会主动出击。浏览到有意思、充满真知灼见的回答,他会去看对方的 Github,去看看提交过的代码,力求较为全面的了解。这些人大多在腾讯、字节跳动、阿里,Facebook 工作工作。但他们不想加入一个创业团队,袁进辉也会约这些人见面,互相讨论一些技术问题。
虽然没有「挖到」所有心仪的人,但大家慢慢也成了朋友。袁进辉发现,在自己领域做得越久,写得文章更多、问题互动更多,社区反馈也更好。
一位面试过多家公司实习岗的本科生,在「国内有没有本科在读适合的系统或编译器实习岗」问题下交流:
我看说你对技术 /coding 有极致的追求,我觉得袁老师的 Oneflow 是一家非常有深度的公司。当时面试我直接和 Oneflow 的面试官聊了一下午 C++ 和并行计算,从各种优化技巧比如 sso,stack/dynamic memory,到各种模板,函数式风格编程,以及吹 / 黑最近的一些 ml system 的论文。
好几位全职同事包括实习生,都是通过袁进辉的知乎了解 OneFlow,深入交流之后选择加入的。
而袁进辉也很在意年轻人真正的热情,「在知乎上交流的人,他可能不是只想找到一份工作,我能看到他们真的喜欢这个事儿。」
袁进辉记得,知乎上,很多活跃的同行。比如华为、字节跳动、阿里、英伟达等技术架构的工程师,他们在上面发布、讨论技术的发展趋势,某某热门项目的评价,「大家态度都很开放,去讨论一些问题。」
袁进辉一直关注讨论机器学习系统,或者深度学习编译器,或者是 AI 芯片的内容。有几个专家常年的高质量的发言,让袁进辉收获颇大。
@杨军 是知乎的 2022 年度新知答主,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领域,有高质量的思考,稳定的内容输出。
2019 年谷歌发布 MLIR 时,两人很快在知乎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甚至观点有时候还争锋相对。
袁进辉当时对 MLIR 的评价并不高。他感觉编译器之编译器这个概念有点多余。MLIR 仅仅为写深度学习编译器提供了一个脚手架,没有解决深度学习编译器里任何具体难题。
但杨军却觉得, MLIR 是一个好东西。他全面分析了 MLIR 的贡献、价值还有缺点。这让袁进辉至今印象深刻。
讨论逐步深入,都激发着对方的思考和观点的更新。
2022 年,袁进辉的认知再次更新。他在知乎上写到,「这两年的发展说明,MLIR 提供一个『脚手架』。...... 是很有意义的。」
这种观点碰撞,让袁进辉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在知乎平台上和味道相近的人交流、碰撞,「能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或者跟兴趣相仿的人,自己就不会有特别孤单这种感觉。」袁进辉说。
对于创业者来说,知乎不仅是一个可以分享创业体验,寻找同频信号,招贤纳士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投资人「看到」自己的地方。
创业开始时,袁进辉要做的产品,因为是一个底层软件,而且还是开源的,竞争对手还是微软之类的庞然大物。业内人看不懂,投资人也看不懂。
「但投资人做调查的时候,会在知乎上看一些针对这个公司或者新技术的讨论,也会看看同行是如何评价这个项目,如何评价这个公司的。」
「投资人会觉得,知乎上支持匿名,可以听到非常准确的反馈。而如果有人做营销,忽悠或者吹牛,也会有人直言不讳的指出你的问题。」
正如有网友指出,在科技,人工智能,这些非商业领域,知乎还是一片净土,呈现的更多的是深度专业的内容和讨论。
「知乎上有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共识,是把前沿科技领域产业链上的关键角色连接起来的信任枢纽。
目前,知乎站内从事科研学习和工作的人群总数高达 544 万人,仅科技互联网领域,就日均图文生产量两万多篇,在数学、物理、天文、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回答、文章和视频数都超过了 100 万篇。
在 ChatGPT 火爆之后,在知乎,我们似乎能看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另一个镜像。
话题热度爆表,呈现方式也是全方位、多维度。
创新工场董事长 @李开复 总结 ChatGPT 时代如何拯救自己职业;DeepLearning.AI 创始人 @吴恩达 警醒人们,将伦理与法律前置思考;《数字化生存》作者、北大新闻传播学院 @胡泳 则在「知聊八点半」圆桌直播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并不一定要「类人」,而应该是提升人的能力。
通过问答、话题、圆桌、想法、热点直播,行业大佬接连现身中文互联网的高质量问答社区;投资人、科研人员、创业者和从业者彼此联结,一同探索 ChatGPT 前沿的多种面向,并思考他们的发现对未来的影响。
短短四个月,知乎「ChatGPT」话题热度已经打破 2015 年以来「AlphaGo」话题创下的纪录,当前讨论累计 23.9 万,总浏览量高达 4 亿。
其中的讨论者,不乏袁进辉这样在前沿领域深耕的大佬,在 ChatGPT 火爆和 AI 大模型受到青睐之前,他早已在知乎上持续分享着自己在这一领域的所思所想、砥砺前行。
2023 年初至今,知乎科技发起「AI 先行者」话题,携手众多人工智能从业者,分享最新研发成果,探讨前沿技术,共同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
欢迎各大 AI 机构和研究工作者私信 @知乎科技 ,交流合作。知乎上的 AI 先行者之路,还在继续。
AI 先行者合作作者:沐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