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鲁迅的推崇是多方面的。
在普通大众层面,受过义务教育的人一定在课本里学过鲁迅的作品,到他们毕业后,这些文章就成为少年记忆的一部分。
以至于每次「鲁迅作品退出教材」,都会引发争议。
这种结果,首先当然离不开官方意识形态的引领。鲁迅是钦点的「民族魂」,一座丰碑,树立这种偶像本身即是官方有所表达。
而一旦「退出课本」这类行为发生,民间自然会揣测,是否事情正在起变化,抑或者某种立场,某种利益,将面临被抛弃命运?
此为第一点,即鲁迅受推崇,是大众接受与主流话语刻意宣导交汇而成的结果。
其次,鲁迅本人的创作实践,他的语言风格,也让他频频被征引。
鲁迅的小说创作是关注现实,且很多时候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过去这类群体,通常被视为「旧社会」、「坏制度」的产物,以此论证后来者的进步性。
人们在现实受挫后,往往容易在其它层面,重新发现自己与鲁迅小说人物的链接。这可能源自于分配不公平,或进取受挫,或人生失意,而诱发反思及自怜情绪。
当失意者发现指出问题的通道并不通畅时,鲁迅创作的人物形象,就成为了一种譬喻,一种话头。所谓「以手指月,得月忘指」是也。
就此方面来说,引征鲁迅相较于引征其他作家来说是绝对安全的。
比如持不同意见的网友,可能会质疑莫言的立场,诛心阎连科的动机,倒是少有人敢把鲁迅也批倒。他们最多是通过引用鲁迅其它作品、言论,将之纳入己方辩论阵营。
鲁迅创作大宗是杂文。杂文里的文字,当然以抛观点为主。这些观点通常具有穿透性,跳过当时的辩论语境,拿过来当枪使同样有力。
这也是鲁迅保持影响力的因素之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是鲁迅本人所取得的成就。他在白话文写作、文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曾取得过开创性的成就,是中国走向现代嬗变历程当中绕不开的人物。
之前在某次直播时提到过一个观点,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有一个从「文学革命论」到「革命文学」转变的过程。
在白话文运动开始之初,文学被赋予的使命就是远超于文学的,如鲁迅等诸人所做的工作,自然也并非文学所能涵盖。
比如我们经常也称他为思想家,或者启蒙者,或者「旧时代的贰臣逆子」等等。
他们背负着「因袭的重担」,比如早年还进过洋务学堂,那还是中体西用的年头,后来大清都没了。
一脚踩在旧社会,一脚跟现代世界接轨。一边是新文化运动的偶像,另一边奉母之命成婚,个中经历,岂是一个纠结所能形容。
处在这样一种思想漩涡里,又每每成为旗手,这些因素堆叠一起,也让鲁迅的形象更加复杂。
灵台无计陶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旧诗也写得很好。他其实是个挺孤独的人,那就只能跟历史交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