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4·23读书日”活动之邀,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读书,给人感觉既有用,又没用。怎么解释这种矛盾的感觉呢?
原因可能是:我们往往高估“有言之教”,而低估“无言之教”。
对读书的失望往往来自于这样的场景:看了一本很实用的书,教你时间管理、处理人际关系、谈恋爱、写作、创业、健身减肥、修道学佛、发奋立志定计划……读着也觉得很在理,书里摆案例讲道理,还列出了简易可行的操作方案,满足“说服术”的一切完美标准。你读完之后果真还照做了一阵,可是没过俩礼拜,这些习惯又丢了。半年之后回头看,感觉那本书白读了,到头来只是隔墙闻了闻别人家的饭香,羡慕一下作者的成功,旁听一下他对成功自以为是的解释。自己的人生呢?逛了一圈凡尔赛,还是住回小破屋。
这些就是“有言之教”。这些书看起来那么实用,那么有针对性,使你对它产生了一种期待。又因为知识与行动之间巨大的鸿沟(这不是那些书的责任),使期待频繁落空,让专门追慕“有言之教”的读者一直处在“亢奋-失落-亢奋-失落”的循环中,感叹:“书里有那么多道理,为什么仍然不能让我过好一生。”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总是低估“无言之教”的力量。
曾经有个研究跟踪了上万个学生,观察其家庭内的什么因素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个有趣的发现:家里面有书架影响显著,父母自己有读书习惯重要,但是父母陪孩子读书却没多大影响;父母自己有文化重要,但带孩子旅行、去博物馆却影响不大……类似的还有几条,总结起来说就是“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重要,但是“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相对来说并不重要。人们吃惊于这个结论,也是因为,我们总是高估有言之教的影响,却低估无言之教的影响。
读书上也有类似的现象。和手把手教这教那的成功学不一样,另一类书在我们的生命中永恒闪耀。如果一定要列举的话,我会想起小时候读的《科学家谈21世纪》、想起《三国演义》、《史记》、毛选、马克思、金庸、秦晖、Jared Diamond的一些著作、《三体》、《自私的基因》、《罗马人的故事》、《国富论》、《论美国的民主》、一些优秀的理科教科书……这些书雕塑了我的性格、审美、志趣。它们的作者就好像成了我的朋友,在我思考、行事、写作的时候,我会代入他们的视角。因为平视他们,所以俯瞰周遭的世界。因为领略过真正的“深刻”,所以能轻易看穿各种虚饰的浅薄。
回到题目,“读书让我们懂得许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题目中的“道理”指的是什么呢?题主说的肯定不是自然规律和工程技术——没有人会否认它们的实用价值。这里的道理显然是指人生的道理、处世的道理。
我想说的是,寻道理,不要光在道理中找;而要去接触一种“人格”。真正伟岸的人格,无论是在书里还是现实中,都会发生催化剂一样的作用。可能你只是和对方呆在一个屋子里短短一个小时,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却影响了你一生,不仅影响你的求学与工作,也影响你的待人接物。比如我会想起秦晖老师,我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只是听了一个学期的一堂百人大课。那年秦老师身有微恙,每说一句话要咳嗽两声,整个学期的课一共就俩PPT文件,背着手,戴着好像碎了镜片的眼镜,从头到尾干讲,没有任何形式上的花样——却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让我感觉天下没有比他更帅的老师了(我还一度染上了背着手说话的坏毛病,惹人讨厌,也算是偶像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是这门课,让我的人生理想从模糊走向清晰:我也想成为秦晖老师这样的学者,用逻辑和证据揭示世界的真相——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要从这种人格中汲取力量,你首先得在这世上好好找一找。毕竟,这样的人并不见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而且,找到之后,如果只是请他来讲人生经验,那就大材小用了。你得观察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项事业——比如他最重要的一本书——这才是最能迸发人格力量的舞台。少一些功利心,多读这样的书,沉浸到作者的思想处境里跟着他一起深刻思考,反而会歪打正着,“腹有诗书气自华”,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篇回答,当然也是有言之教。所以很不好意思,耽误大家时间了。不过,我也写过“无言”的作品。今年中信出版社刚刚出版了我的《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这本书是一本准科普性质的经济学学术专著,旨在重新解释马尔萨斯陷阱和现代经济增长的起源(当前主流的理论解释是错误的,甚至与真相背道而驰)。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不仅会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甚至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事业。虽然我的阅历和才华都很有限,但毕竟为之倾注了长时间的思考(从开始研究到成书,一共十五年,而且长期占据了大部分的研究精力)。冒着自卖自夸的嫌疑,我期待读者也能从富种起源里读出超越于知识、有益于人生的感悟来——这感悟或许包括对权威的平视?对证据的严苛?和对客观规律的信任?但愿读者也能在我的文字里读出托克维尔、秦老师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