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是联想商用电脑系列名称,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公司配备的笔记本普遍是TP系列的型号。很巧,我配备的办公机也是thinkpad系列,是搭载i7-8665U+16G+256G的X390机型。
Thinkpad的机型普遍性能释放保守,我的X390也不例外,在我换了硅脂降压以及锁频后,机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时不时因为性能问题造成卡顿,最终它成为了只需要开会/收发邮件的备用机。
今天拿到的T14p机型,一改往日的性能释放设计,直接搭载了标压H45处理器,其性能是否也能达到普通消费者的预期呢?
ThinkPad T14p Gen1是由LCFC(ODM)代工并生产的中国区特供机型,由国内Thinkpad产品团队主导设计。本次测试机型为次顶配,具体型号为21J7-A000CD。
除测试机型外,该机型还有i5处理, 16G+512G容量以及RTX3050独显可选择,一共5种SKU:
从配置上看,T14p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13代H45处理器,以往Thinkpad在这个定位的产品中通常为低压U型号。可能也是因为它搭载了H45处理器,命名上就成为了第一代T14p系列的机型。
本章为主观评价,包含个人倾向。评分范围0-5,★为1分,☆为0.5分,分数按照正态分布评价。
外观:★★★★
Thinkpad经典外观设计,商务人士的象征。
外设:★★★☆
1.5mm键程,TP专属指点杆设计,指纹+人脸识别,给予了相对不错的办公体验。然而屏幕方面仅仅给予了300nit亮度以及2.2K分辨率,和现有的轻薄本市场相比有些落后。
接口&拓展:★☆
1A2C的配置属实是有点过少了,对于商务本尤其是T系列来说接口丰富度是必须考虑的情形,可能是另有原因。
性能:★★★
在thinkpad产品中,T14p毫无疑问给予了大部分其他型号做不到的性能释放。然而机器默认开启了VBS和虚拟机平台以及一些占用内存的预装软件,导致性能有一定的损失,响应速度很慢,需要手动优化后才能正常使用。
散热:★★☆
表面温度方面,键盘左上角区域发热较大。满载噪音在轻薄本领域不算低,但功耗释放水平还算满意。
续航:★★★
9个小时的PCmark10续航,对应日常使用应该在4-6小时之间,属于差不多够用的水准。
性价比:★☆
如果跟非商务本一起比较,T14p的性价比是不足的,但它毕竟有个睾贵的ThinkPad logo,以及那经典的小红点设计。ThinkPad的产品,从来都和性价比无关。个人认为,这是因为ThinkPad产品并非面向普通消费者,如果以公司采购发放给员工的角度来看,价格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员工只考虑合不合适,不需要考虑价格。
总体来说,如果是员工选择办公机,那么T14p是想要CPU性能&坚固耐用的不错选择。
T14p采用了环保的简约纸箱设计,正面是logo造型
包装箱背面贴有能效标识和预装office软件的提示,也很简约
侧面为产品出厂信息
打开包装箱后,内部没有二次包装盒,可以直接看到机器本体和左侧的电源适配器
包装箱内一共有三件物品,机器+适配器+说明书文件袋,机器由透明塑料袋包裹保护,据说这个是采用了海洋回收塑料。
机器正面,硬朗的机身线条,干净的A面,表面防油污做的还算可以。右下角ThinkPad小红点在使用时会亮起,很经典的设计。
机身左侧有两个C口一个音频口,中间的C口支持雷电4。
机身右侧没有接口只有一个锁孔。
机器后侧在右方有一个USB-A口和一个HDMI口,左侧是一个很长的出风口,看样子是双风扇设计。
转轴阻尼感较大,可以带来更稳固的屏幕,不过它却能够单手开合
转轴最大角度180度,办公很需要这样的设计。
摄像头在屏幕顶部,有轻微的突起但是和A面平齐。自带的物理开关也很适合商务人士。
C面布局,电源键因为纵向距离不足而被放置在了侧边缘。
由于指纹集成在了电源键内,电源指示灯无法做成经典的小红点形式。不过牺牲美学提升体验还是值得肯定的,开机一键进入系统会方便很多。
指点杆是商务人士经常使用的外设,习惯后完全可以替代鼠标,也比触摸板方便。
T14p的转轴采用了银色的立轴,这样的设计可以避免屏幕遮挡出风口从而提高性能,同时也可以致敬经典。
机器背面,进风口区域很大,比我之前的X390大多了。
左下角是标明这款机器的部分材质。
背面的左右两侧靠前方有一个细长条的网格栅,这里应该是音响的位置。
T14p裸机重量1.493Kg,属于正常水平。
带上适配器后达到了1.882Kg,这个旅行重量还算不错,平时上下班带着不算很吃力。
本章包含关键硬件的参数解析,BIOS以及预装软件的统计
i9-13900H,十三代Raptor Lake家族,核心为6个P-Core和8个E-Core。P-Core架构为Raptor Cove,E-Core为Gracemont,是混合架构处理器。Intel 7+制程,热设计功耗45W。
13代移动处理器家族的信息统计如下(不含HX系列)
可以看到,i9-13900H是本系列中配置最高的一款CPU,最大睿频可达5.4GHz,其性能也会很可观。当然,更高的规格意味着更高的发热,需要机器散热水平良好才能发挥到预期的水平。
测试机未搭载独立显卡。13900H内置的显卡为Xe 96EU,架构为Xe-LPG(Gen12LP),与11代Tigerlake低压U中的核显完全一致,只是最大睿频有所上升,为1.5GHz。
Intel的核显优势在media方面,拥有两个VDBox,支持AV1解码。
T14p为板载LPD5内存,总容量32GB。受限于版型设计,内存运行在5200MHz频率下,并且开启SAGV功能。以下为SAGV信息。
SAGV | 频率 | Gear | 附注 |
---|---|---|---|
1 | 2200 | 2 | 待机 |
2 | 4800 | 4 | |
3 | 5200 | 4 | 高带宽 |
4 | 5200 | 2 | 低延迟 |
T14p搭载的是1TB东芝XG8固态硬盘,112层3D TLC颗粒,支持PCIe 4.0x4/NVMe 1.4协议。以下是该产品系列的规格信息[1]:
测试机使用的屏幕是友达B140QAN05.0,可查询到以下参数信息[2]:
分辨率2240*1400(16:10),刷新率60Hz,色域100% sRGB,AHVA屏,显示色彩16.7M(8bit),对比度1200:1,亮度300cd/m²,响应时间25ms,DC调光。官方宣称ΔE<2。
开机过程中,按任意键可以暂停启动系统,然后再按F1进入BIOS设置界面
在“设置”栏中,T14p给提供了很多项目的菜单
在“键盘/鼠标”项目中,可以切换FN和CTRL按键的功能,这个可以让用户适应原有的笔记本键盘布局。此外,这里还可以将F1-12的按键改回原本的功能而不是FN快捷功能,这也会方便一些用户的操作习惯。
在“显示”项目中,T14p允许将启动初始化屏幕更改为外接屏幕,这个确实是个很贴心的功能,有些用户外接屏幕后不再使用内屏,开机时如果不更改这个,是无法进入BIOS或者BOOT界面进行操作的,必须用笔记本内屏。
在CPU项目中,T14p允许用户关闭E-core以及超线程功能。这是对商用软件的一种兼容性支持。
除了“配置”栏,在“安全”栏也有众多项目可以调整,这些往往跟企业客户的客制化系统有关。
T14p预装了一款名为“联想百应”的软件,看官网描述是给企业客户提供管理相关的功能,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意义不大,且此应用会开机自动弹出,占用较多内存。
T14p预装联想电脑管家,这款软件提供了一些通用的优化功能以及杀毒。
T14p预装了联想智能会议助手,这些功能对开会场景有一定帮助。
此外T14p还预装了联想浏览器。以上这些都会再开机时自动启动,对待机功耗有影响。
Thinkpad T14p系统内存在大量需要优化的选项,如果不进行优化,会对性能、响应、续航等一系列测试结果产生显著影响,后续会有章节专门对比优化前后的效果。
将“联想百应”以及“联想浏览器”卸载,并关闭联想电脑管家内自带的杀毒功能以及“桌面助手”。
除了windows自带安全中心,其他启动项都禁止
在windows安全中心里,找到“设备安全性”一栏,然后进入“内核隔离”选项,将“内存完整性”下方的开关从开启改为关闭。此操作需要重启系统生效。
在控制面板中,依次进入“程序”-“程序和功能”-“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直至进入上图的界面中,找到“虚拟机平台”这一项,将前面的“√”取消勾选。同时确保“windows虚拟机监控程序平台”和“适用于Linux的windows子系统”这两项同样处于未勾选的状态。此操作需要重启系统生效。
注:测试机器的BIOS型号,驱动版本如下图所示,不同版本的BIOS/驱动可能会有性能的差异:
版本 | |
---|---|
BIOS | R2BET31W(1.05) |
显卡驱动 | 31.0.101.4146 |
DTT/IPF | 9.0.11200.30652 |
PPKG | 1002.202208 |
电源模式 | 最佳性能 |
OS版本 | 22621.1778 |
R15 | R20 | R23 | CPU-Z | GB6 | |
---|---|---|---|---|---|
单线程 | 296 | 790 | 2042 | 794.2 | 2712 |
多线程 | 2617 | 6420 | 16631 | 7854.7 | 13046 |
单核方面,T14p搭载的13900H跑出了理想的成绩,相比其他H45处理器会好一些。多线程测试这里得到的结果仅限于首轮测试。
跑30轮R20循环测试,T14p最高得分在第一轮(6423),而最低分在第三轮(5092),随后性能震荡幅度逐渐变小,逐渐趋于5850分。
查阅log可知,测试中T14p会动态调节PL1的大小,最低50W最高64W,在温度允许的状态下会尽量提升,所以最终的表现结果就是震荡收敛。
横比其他CPU型号,i9-13900H的能耗比曲线要比i7更好,而跨代相比的话13代相比12代的提升就很大了,i5-13500H甚至能够在60W以下打赢i7-12700H。
Xe 96EU核显不支持DX12U以及光追功能,所以有两项测试是无法进行的。其他测试平均下来,T14p的核显性能比上一代12700H好了约3.6%,聊胜于无吧。
GPGPU测试,Xe96EU不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FP32理论算力可达2.22TFlops,比13900H纯CPU算力高了一倍
T14p的LPD5-5200内存读/写/复制速度分别为66.37/73.66//68.124GB/s,除了读取外均比D5-4800好一些。延迟85ns也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CrystalDiskMark测试中,T14p使用的东芝XG8性能非常优异,读取突破7000M/s,写入也超过了5500M/s,4K性能也不错。T14p提供了容量和性能兼顾的固态硬盘选择。
HDTune的200G文件读写测试中,缓内写入速度4500-5000M/s,缓外1500M/s,SLC缓存容量约103G。缓内读取为5500M/s,缓外5000M/s。
Puget PS | T14p Gen1 | 12700H(135W) |
---|---|---|
Overall | 1131 | 1129 |
GPU | 96.9 | 94.8 |
General | 140.3 | 141.2 |
Filter | 85.8 | 86.4 |
Puget PS测试中,T14p的得分跟满血12700H基本一致,说明这款机器用PS是没什么问题的
Puget PR Extended | T14p Gen1 | 12700H(135W) |
---|---|---|
Extended Overall | 435 | 455 |
Extended Export | 34.8 | 31.3 |
Extended Live Playback | 59.2 | 64 |
Standard Overall | 506 | 553 |
Standard Export | 38.7 | 42.3 |
Standard Live Playback | 76.5 | 82.4 |
Effects | 36.5 | 41.3 |
GPU | 22.7 | 20.5 |
Puget PR拓展测试中,T14p仅比满血12700H低了4.4%和8.8%的综合性能,不过实际上核显并不适合PR重载应用,想要用的话建议搭配独显。
Puget DaVinci Extended | T14p Gen1 | 12700H(135W) |
---|---|---|
Extended Overall | 473 | 505 |
Standard Overall | 543 | 583 |
Fusion | 100 | 111 |
GPU Effects | 17 | 16 |
4K Media | 46 | 27 |
8K Media | 26 | 48 |
Puget Davinci拓展测试和PR类似,T14p仅落后6~7%,同样不建议用核显版本进行重度视频剪辑。
Puget AE | T14p Gen1 | 12700H(135W) |
---|---|---|
Overall | 808 | 862 |
Multi-Core | 113.9 | 122.9 |
GPU | 27.9 | 27.4 |
RAM Preview | 79.7 | 84.1 |
Render | 72.8 | 77.4 |
Tracking | 98.9 | 107.9 |
Puget AE测试中,T14p相比满血12700H损失了6.3%的性能,看细项可知CPU多核会落后一些,这也合理,50W的T14p在功耗少了60%多的情况下能维持这样的性能也不容易。
总的来看,T14p核显版的机型适合PS/LR这类图片处理软件,而视频剪辑、特效创作这块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在SPECviewperf 2020测试中,T14p运行这些常见工业软件进行生产力还是明显力不从心的,部分程序甚至出现了个位数的帧数。
整机测试项目比较偏向日常轻载场景,会对单核性能、响应速度有需求
CrossMark测试中,T14p总分达到了1834
PCmark10 现代办公测试中,T14p总分达到了6514,满足一般使用场景。
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中,T14p总分为15306,性能不错。
注:游戏中采用的分辨率 均为原生分辨率(2240x1400)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LOL | Low/DX9 | 177.233 | 124.16 |
LOL训练场连续大招测试中,T14p的帧数表现还不错,能够流畅运行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CSGO | Low/DX9 | 142.68 | 9.41 |
在FPS_Benchmark测试地图中,T14p平均帧数有140+,但是1%low很低,主要原因是烟雾特效。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Dota2 | Low/DX11 | 150.77 | 71.22 |
Dota2 | Low/Vulkan | 144.63 | 13.51 |
在官方赛事回放中,T14p的帧数平均达150以上,1%Low是71帧。切换到Vulkan API后,平均帧数不仅降低,1%Low也是直线下降,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卡顿。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永劫无间 | Low/DX11 | 46.04 | 15.12 |
在落日寺人机跑图中,T14p的平均帧数仅46,这还是在特效全关没有抗锯齿的情况下。考虑到竞技网游的操作要求,这样的帧数是无法满足正常游玩的,除非你就是玩玩训练场或者人机什么的。建议选择独显版本玩此类游戏。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彩虹6号 | Low/DX11 | 69 | 40.5 |
彩虹6号 | Low/Vulkan | 72 | 25.35 |
在官方基准测试中,T14p的平均帧数在70左右,Vulkan平均帧数更高但是1%Low更低,反映在游戏中就是偶发的卡顿。这样的平均帧数玩FPS竞技游戏也还是有些吃力的,需要降低分辨率游玩
游戏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LOL | Low/DX9 | 177.233 | 124.16 |
CSGO | Low/DX9 | 142.68 | 9.41 |
Dota2 | Low/DX11 | 150.77 | 71.22 |
Dota2 | Low/Vulkan | 144.63 | 13.51 |
永劫无间 | Low/DX11 | 46.04 | 15.12 |
彩虹6号 | Low/DX11 | 69 | 40.5 |
彩虹6号 | Low/Vulkan | 72 | 25.35 |
本次游戏测试集中在网游上,可以看到T14p的核显玩这些对显卡要求不高的游戏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像永劫无间这种就不行,同理吃鸡也不行,除非进一步降低分辨率,或者直接选购配有独显版本的SKU。
前两章的测试都是基于优化后的结果,现在我们挑一些项目,对比一下优化前后的差异到底在哪里
优化前后理论跑分几乎没有差距
GPGPU测试中,AES-256和SHA-1 Hash的CPU性能有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加密算法这块必须要优化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性能。
AIDA64缓存测试中,优化前后对内存性能影响不大,但是对CPU的L1写入速度有显著影响。
在硬盘测试的4K性能中,单队列写入有小幅提升,而多队列读写都有显著提升
Puget PS | 优化前 | 优化后 |
---|---|---|
Overall | 1077 | 1131 |
GPU | 92.4 | 96.9 |
General | 134.6 | 140.3 |
Filter | 80.7 | 85.8 |
在Puget PS测试中,优化后所有项目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总幅度达5%
LOL | 画质/API | 平均帧数 | 1%Low |
---|---|---|---|
优化前 | Low/DX9 | 167.317 | 103.95 |
优化后 | Low/DX9 | 177.233 | 124.16 |
在LOL游戏中,优化后平均帧提高了6%,1%Low提升了19%,这意味着优化后卡顿更少了。
优化前 | 优化后 | 差距 | |
---|---|---|---|
CrossMark | 1817 | 1834 | 0.94% |
PCmark10 | 6406 | 6514 | 1.69% |
这两项测试里,优化前后差距忽略不计
但是在PCmark10应用程序测试中,优化前后总分差了1455分(10.5%)
看细项,在办公软件里的反应时间在优化前都是更慢一点,多个项目加下来就有显著区别了。说明优化前后在响应这块会有差异,优化后更迅速。
从以上的测试中可以看出,T14p进行优化是必要且有效的,在加密算法、硬盘小文件读写、内容创作、游戏和日常软件响应速度上都会有提升。
个人不清楚为何联想会坚持在全系列产品(thinkpad,thinkbook,小新,拯救者)上启用VBS,可能联想坚持认为默认开启 VBS 会提升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吧……
注:测试机没有独立显卡,故只进行CPU单烤测试
室温24.5度,待机状态下T14p的核心温度大约为55左右,短时负载会波动到80度。CPU总功耗约7W,这是因为开启AIDA64会让SA功耗下不来,关闭后待机功耗在3W以内。
单烤FPU约30分钟,CPU总功耗维持在55W左右,但是PL1最低是50W,这意味着整个过程是一直波动变化的。CPU内核温度85度。
观察log,可以看到温度是在85度附近波动,当机器低于85度后就开始拉升PL1从而提高CPU功耗,最高可达60W。随后CPU温度迅速上涨至90度,而后PL1又主动拉低到50W,如此往复。P-core频率3.2GHz,E-Core频率2.5GHz。
使用throttlestop软件,将PL1手动固定至64W,此时机器会逐渐提高转速,最终CPU在95度临界点附近,功耗勉强维持到64W左右,这应该就是T14p的极限散热水平了。
C面温度 | 左 | 中 | 右 |
---|---|---|---|
后 | 46.4 | 38.5 | 37.6 |
中 | 40.2 | 36.5 | 31.3 |
前 | 31 | 30 | 29.6 |
从温枪的数据来看,C面左上角区域温度偏高,大约会影响到ESC那一排的快捷键使用。在WASD键区域温度是40度左右,勉强可以接受。中间区域受到发热区影响温度也比人体温度高点,使用时会有感知。
结合性能来看,T14p是为了更好的性能而牺牲了表面温度,如果在意表面温度的话建议把电源模式改回平衡。
情景 | 前方噪音 | 风扇转速 | 出风口噪音 |
---|---|---|---|
待机 | 30.8dB | 2300RPM | 49.7dB |
单烤(最佳性能) | 43.2dB | 4800RPM | 71.9dB |
单烤(平衡)-上限 | 40.2dB | 4300RPM | 69.9dB |
单烤(平衡)-下限 | 36.9dB | 3900RPM | 65.1dB |
单烤(最佳能效) | 34.1dB | 3500RPM | 62.9dB |
峰值 | 46.9dB | 5400RPM | 75.7dB |
T14p针对不同电源计划有配置不同的风扇转速曲线
T14p采用了双热管并排双风扇的散热设计,是轻薄本常见散热布局。和一般轻薄本不同的是,T14p的风扇背面朝上,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D面强度,避免风扇受到挤压产生异响。
散热模组还覆盖到了CPU供电,这有助于提高持续功耗释放。
风扇盖可拆卸,方便清灰,不过扇叶无法取下。
风扇由AVC生产,额定功率5W=5V*1A。
以下是散热模组的一些具体参数
导热 | 热管配置 | 硅脂 | 底座厚度 | 热管厚度 | ||
---|---|---|---|---|---|---|
覆盖供电 | D8+D6 | PTM-7958 | 1.5mm | 1.8mm | ||
散热 | 材质 | 热管厚度 | 鳍片长 | 鳍片宽 | 鳍片厚 | |
后出风 | 铜 | 1.8mm | 134mm | 21mm | 4.5mm | |
风扇 | 功率 | 外壳尺寸 | 外壳尺寸2 | 外壳厚度 | 风扇尺寸 | 风扇厚度 |
并排双风扇 | 5V*1A | 70*70mm | 60*60mm | 7mm | 52*52mm | 3mm |
可以看到T14p在散热设计上是相对激进的,鳍片和风扇尺寸在轻薄本里算较好的,但是受限于机身厚度,热管被压的比较扁,限制了散热的进一步发挥。
下图是T14p在不同电源模式下的功耗设定
AC场景设定 | 最佳能效 | 平衡 | 最佳性能 |
---|---|---|---|
PL1 | 30-40W | 35-64W | 50-64W |
PL2 | 45W | 80W | 80W |
Tau | 28s | 28s | 28s |
温度墙 | 90℃ | 95℃ | 97℃ |
DC场景设定 | 最佳能效 | 平衡 | 最佳性能 |
---|---|---|---|
PL1 | 30-40W | 30-40W | 30-40W |
PL2 | 45W | 45W | 45W |
Tau | 28s | 28s | 28s |
温度墙 | 90℃ | 95℃ | 95℃ |
T14p在最佳性能模式下策略比较激进,PL1最低都有50W,配合更高的转速实现持续50W+的性能。如果直接解锁功耗,则可以在5400转速下维持将近64W的持续功耗。当然,这个模式下噪音也是偏高的。
平衡模式下依旧保留了峰值性能,但是受限于更低的转速,CPU会允许下探至35W,实际是在35-50W之间来回波动,转速也会有两档差异,35W对应的转速噪音比较舒适。
最佳能效模式下,CPU的PL1和PL2均被限制到较低值,此时转速也被限制到了不容易感知的范围,适合对噪音敏感的情况下使用。
使用电池的场景跟最佳能效模式差不多,只是把温度墙稍微改了一下,不过不推荐在电池使用场景跑这种重载,对电池寿命有影响。
T14p的拆解有点难度,但不是在拧螺丝上。D壳一圈7颗就是全部的固定螺丝。
拆解难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于T14p的D壳卡扣过于紧合,徒手几乎不可能找出缝隙发力,必须借助拨片在机器的前方角落处寻找发力点,一点点撬开。
注意拨片也不容易直接划开,需要用手将已划开的区域尽可能外翘,然后再用拨片在最前方划开即可。划开前方缝隙,再进行两侧,最后是后端。
打开后可以看到T14p绝大部分可维护的硬件。主板在右方,风扇在左上方,硬盘在中下方,旁边就是网卡。音响在中间两侧。
D壳内部,金属和塑料结合工艺,增加机身强度。
进一步拆解前,务必要先断开电池排线。
内存被可拆卸屏蔽罩所覆盖,打开后能看到四颗英睿达LPDDR5内存,缩写编号为D9ZWC,对应官网型号为MT62F2G32D8DR-031 WT:B,目前没有更多信息,推测是OEM专供。
T14p搭载的固态为东芝的XG8,M.2 2280规格,机器给SSD配了一块超级厚的硅脂垫,将SSD热量传导到D壳,确保了持续读写时不会因为过热掉速。硬盘下方还有一个M.2 2242的插槽提供拓展,是CPU直连的PCIe 4.0*4速率。
硬盘下方也有配备硅脂垫,充分进行散热。
T14p的无线网卡为M.2 2230规格,英特尔AX211,是大众比较认可的无线网卡型号之一。
电池信息,欣旺达制造额定容量56Wh典型容量57Wh,三芯串联。
将可拆卸部件取下后,主板全貌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了
CPU在主板中央,可以看到T14p给CPU一共配备了3+2+1相供电(IA+GT+SA),属于H45的Baseline供电设计,可以提供ICCmax=122A,TDC=67A的供电水准。
CPU的IA和GT的DRMOS采用了美国万代半导体的AOZ5516QI型号,单相最大电流支持55A[3]。
CPU的供电PWM主控为Richtek的RT3624BE,IMVP9.1,最大支持4+2相供电[4]。
CPU左侧空焊区域为独显使用区域,可以大致看到显存是64Bit位宽,核心供电有2相。
显卡下方有一个SPI NOR Flash,型号为XM25RH512C,这是存放BIOS的芯片[5],容量64MB。
CPU右侧,耳机口旁边的这颗芯片是音频芯片,深蕾科技的CX11880-11Z,最高可驱动两路 2.2W RMS 4 欧姆扬声器[6]。
主板右下角铝箔下方藏有BIOS纽扣电池
拆下音响,尺寸在轻薄本中属于普通水准,功率2x2W
音响位置旁边是天线接收器,由于机器是A/D面金属,在合盖的时候只能靠C侧面的位置接收信号。此外如果双手握持机器左右端,也可能会对无线信号造成干扰。
主板背面全部由mylar覆盖,撕下后可以看到背板没有什么大的元器件。
英特尔的JHL8040R雷电4 Retimer,仅支持单个接口[7]
Parade的PS8409A中继器,支持HDMI 2.0 6Gbps[8]。
联想自研轩辕智能芯片,EC self healing功能,具体型号为2310-CXG
ITE的IT8300FN芯片,应该是EC电源管理,具体型号为2310-CXA
南芯SC8885芯片,是PD快充芯片[9]。
拆下主板后,整机基本没有可以拆卸的硬件了,键盘和触摸板都是热熔的。
机器左上角有一个小板,但是这个不是提供接口的,而是电源键电路,下方有指纹识别小板。
指纹识别芯片为汇顶的GM168
最后这个是触摸板的芯片,ELAN 33620C-3000
看完拆解,现在基本上了解T14p的内部构造了。1A2C的接口确实有点少,有没有可能多加点?
如上图所示,主板后方很大的一片地方被屏幕排线占据,导致这里无法再增加一个USB-A口。移走它是否可行呢?
首先,屏幕排线还是需要地方的,且因为排线较粗,不可能从主板背面穿过。那么排线只能从另一侧的转轴处引出,也就是风扇左侧位置。从这里下来发现主板没有多余地方可以放排线接口,只能走到独显的那块才有可能。于是就是下图这样:
但这有一个问题,排线走这么长,成本很高,并且核显输出的针脚位置应该还在左上角,需要绕180度过来到这里,走线也是个非常大的问题,此方案风险大,不可行。
通过拆解得知,左侧小板是给指纹+电源键使用,这里直接加USB-A是不可行的,没有堆叠空间。但是如果把电源键移走,这里是可以做接口的,但又会牵扯到以下几个问题:
这几个综合下来也是几乎不可能
两侧音响可以说是吃掉了T14p的“黄金地段”,这里不仅可以增加主板面积实现更好的走线,也能够给侧面IO口提供空间,以及更多的内部插槽设计(内存变插槽,第二块SSD变2280)
但是,音响又能够挪到哪里去呢?
这样来看,这个方案也几乎不可行,换屏幕改有点为鼠标垫配整机的味道。
整体来看,T14p空间确实塞得太满了,为了散热,为了电池。
项目 | 待机(优化前) | 待机(优化后) | 单烤 峰值 | 单烤 稳定 |
---|---|---|---|---|
输入功耗 | 7.7W | 10.8W | 102W | 77W |
上图是使用功率插座得到的整机输入功耗,可以看到优化前后,待机功耗差的还是蛮多的,不过这个是插电功率,不插电的频率策略会有所不同。
单烤的适配器功率会在前期达到100W满载水平(CPU总功耗70W以上),此时会有轻微掉电现象。随后在PL1控制到50W上下的时候,整机功耗约为77W,适配器余量充足,没有掉电风险。
最佳能效模式,亮度为手动第三档,WiFi蓝牙开启但没有连接设备
优化后续航增加了40分钟,不过性能也有一定损失。总共9小时的续航成绩还是可以的,因为有开hwinfo记录log,这个可能会损失30-60min续航成绩。
电池放电 | 封装功耗 | IA功耗 | 核显功耗 | SA功耗 | |
---|---|---|---|---|---|
优化前 | 6.40W | 3.47W | 1.28W | 0.04W | 1.76W |
优化后 | 5.95W | 3.13W | 1.11W | 0.04W | 1.63W |
差距Δ | 7.56% | 10.61% | 14.72% | 0.00% | 8.03% |
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log数据,可以发现优化后CPU功耗降低了0.34W左右,整机功耗减少了0.45W。也就这不到0.5W的差距,带来了40分钟的续航变化。
使用原装充电器,在接入雷电4接口(中间的C口)开始记录充电曲线
以上是开机充电的情况,如果是关机充电,由于无法看到电量,只能观察到整机输入功率:
可以看到,关机时充电维持高功率的时间更多,且存在另一个功率档位,如果着急充电的话可以试着关机充。
注:有其他KOL测试充电结果和这里的不一致,初步判断是接另一个非雷电口所致,如果不是个例,建议用户充电时用中间的C口。
T14p Gen1是ThinkPad产品线中为数不多以CPU性能为导向设计的产品。初步体验下来,这款产品为了性能确实做了很多工作,相比其他ThinkPad机型有着一定的竞争力。
但是它的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需要用户自己去克服。
最后说说自己的主观评价。如果是公司给员工发放限定范围的办公机,那么T14p是会成为我选择的产品之一,因为性价比问题不需要考虑,接口部分我通常是用docker一线连,而性能部分是我最看重的。
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布设的客制化系统,会包含很多拖累性能的程序,极大程度消耗CPU的剩余性能。我之前使用的X390,i7-8665U,开机要等半天,指纹识别也需要按着几秒钟才能响应,平时打字稍微快一点就漏字母,体验真的很差(已经换过硅脂降压锁频了,没救)。
自己手动换了一台标压处理器的笔记本后,性能差距是肉眼可见的不同,后面又试了一台12700H的机器也同样操作迅速,这说明真实的办公机往往因为IT部署的那堆玩意而需要很好的性能,并非随便一个低压U就能玩转的。以后换办公机,我也会尽量选择性能好的机器,避免遭罪。
以上就是有关ThinkPad T14p的全部测试内容了,感谢大家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