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悬念”到底是什么?
用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来说:如果有三个人在玩儿扑克牌,在牌桌下有一颗炸弹。
如果你只是讲述三个人玩牌,然后突然爆炸了,那么故事就毫无悬念。
但如果你事先将炸弹的存在告诉观众,再展示三个不知情人玩牌的场景,那么观众就会时时刻刻关心炸弹什么时候爆炸。
如果,我们让这个“理论”更像一个理论,更抽象一点,希区柯克描述的是这样一种场景:当(a)观众很不希望一个情况发生,但(b)这个情况显然很快就要发生了,这时,悬念会产生。反过来,当(a)观众很希望一个情况发生,但(b)这个情况显然很难发生,悬念也会产生。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爱情片里(观众极期待男女主人公在一起,但有巨大的鸿沟阻碍着他们),也会有类似与“炸弹情境”的观影效果——这些时候,观众的心被狠狠揪了起来。
粗糙地说,“避而不能”和“求而不得”的戏剧情境,可能是悬念产生的根本。
类似的总结在很多分析哲学家那里有过讨论(比如诺埃尔·卡罗尔)。如此看来,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悬念的本质和我们的常识认知略有不同。
悬念并不是(起码不止是)关于“凶手是谁”,关于“被掩盖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关于“意想不到的转折背后有什么缘由”……悬念最重要的是要引起观众强烈的感情震荡,抑或担忧炸弹的爆炸,抑或期许爱人终成眷属的结局。
也就是说,创作中的悬念设置,不仅要让事态“悬”起来,还要引起观众的挂“念”。
那么在具体操作中,悬念设置大概可以分两步走。
首先是“悬”,这部分已经被很多编剧技法讨论过了,包括制造悬案和迷局、隐藏真相和部分信息、设置突转,等等。
这里,主要想说说第二个层面,关于“念”的方面。
很多创作者好像没有清晰地意识到,那些被精心设计的迷局是为了紧紧揪住观众的心。
观众关心的是过去的、已经被掩盖的真相吗?——不总是的。
观众关注的是未来的、正义是否能得到伸张?罪恶的犯人是否会被抓住?善良的主人公是否能走出迷宫?
悬念设置的关键,不仅在于对既有信息的隐藏和铺排,更在于对观众深层心理的精准把控。这一点是我想提出来,着重引起创作同好的关注和讨论。
观众在此刻期待看什么?为什么期待?我给观众看什么才能利用或者打破这种期待,从而激起他强烈的感情波动?——这是设置悬念时作家的心路历程。
至于具体的技巧,我想会因人而异,但要先把原理搞对。
从“念”的这个层面上说,悬念的设置和叙事活动的本质是紧紧相连的。
在我看来,叙事活动(起码是主流叙事)就是一场和观众的共谋。讲故事的人不断引起观众的兴趣、积蓄力量、阻滞和迂回、最终释放一种力量。
悬念如此,讲故事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