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的理解是,在短期内很难消解影视作品的意义。影视作品传达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是一个感知和理解的过程,创作者把它们生成影像,受众接收到信息然后完成自我感知。这个过程复杂且无套路和模板,并不能由任何技术和数据算法精准决定。
其次,在影视领域,目前还没有到大规模使用AGI技术进行长段落创作的程度,是一个尚处于提供参考、优化、辅助型的工具,需要人做很多的控制才能落实执行。虽然AGI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影视,帮助人类完成一些繁琐的工作,但每个导演的个人化的独特视角、审美观念和创作风格是很难被替代的。
影视剧从业工种划分非常细致,我只从我所从业的导演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当导演们拿到一部剧本,对于故事内容以及剧中人物的理解一定是各式各样的。任何一种理解,都是视角的融合。我和其他导演,面对同一场戏的时候可能思考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一场戏有100种拍法,每个人的处理方式都有思绪的独特性和灵感的不可预估性。甚至平常去看其他影视作品,别的导演拍出来的镜头,我也会想:原来他是这样思考问题的——我怎么没想到呢?
以拍摄电视剧《三体》时的创作举例,在剧集的最后,史汪丁三个人到麦田里去看虫灾的场面,我在筹备拍摄的时期,去看了很多关于蝗虫的纪录片。这场戏在我的理解里,是“虫子的赞歌”。其实我对这个情节的认知也是实时变化的。印象里小时候获取到的关于蝗虫的信息,我都是毫无感觉的,只是“知道”、“看到过”的程度;看《三体》小说的时候,看到这个情节,思考的点又不太一样。从我第一次在小说中看到,到最终形成影像,从“无感”到“赞歌”,连我自己的所思所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相信这个变化应该是无法基于大数据算法验算和推理出来的。在导演的镜头语言里,除了角色台词表现以外,还有大量的潜台词“埋伏”在里面,这是很微妙的。导演的工作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极其客观的工作,如果影视作品仅仅需要台词就可以把情节往前推进的话,我觉得AI或早或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胜任,但是如果这段剧情一旦出现了潜台词,就立刻不一样了。
还是虫子那场戏,它带有大量的潜台词,我要漫天蝗虫,早期还有其他设定,比如麦田里飞出一大股像黑烟一般的蝗虫,小麦的叶子上都爬着蝗虫。每个阶段在认知上都不一样,每个人在认知上也不一样。导演操控潜台词来调动观众内心里的情绪涌动,我的处理方式不一样,那么情绪调动也不一样,最终我选择了这种漫天蝗虫的场景。选择了表现方法后,我仍然觉得不够,于是我选择了很多纪录片镜头放到画面里,来提升这段台词的真实感。包括在一开始没有做出漫天蝗虫的时候,有人对我的镜头运镜也会有疑问,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要围着人物转动,最终漫天蝗虫填补画面。这些都是用镜头语言来表达潜台词。
另外,换一个导演,可能又会出现新的拍摄方法,总之影视创作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所以我很难想象AI发展得足够聪明的情况下,如何选择方案,如何传达潜台词。
当然,也不排除AI足够聪明的时候,这些事情也有可能发生。
之前看过一个讲人工智能的电影《机械姬》,电影里的机械姬被赋予了人类的外貌和智能,但实际上由电路和算法构成了她的思考方式。她可以展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情感和欲望,试图与人建立情感联系,如果观众们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以完全爱上她,能达到这个水准的时候,那么AI就能够代替导演拍任何戏了。它就是个人了——甚至可以说是超神了,毕竟可以算清楚人类内心的任何潜意识,用人类说话的语气以及方式方法以及顿句,甚至用气氛等手段来影响到人对事情的认知,精准掌握一切潜台词——这是一种超级强大的力量,如果AI可以发展到使用这种力量,那它真的什么都可以做了。但我目前无法预测具体需要多少年。如果人类也是像三体人一样,是利用光来传播信息的话,那这个事情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