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人的一个现状:「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平」。要想回答“松弛”与“愧疚感”的关系,让我们从自己的“不松弛”的说起。
先来说说什么是内卷。我把内卷定义为因为成功标准单一化,导致我们所有人挤在同一个赛道上,被迫持续做出过度的努力。但是这种过度的努力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受益,我们拼命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
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决定理论,它把我们的动机分为了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自主动机,就是这件事情是我自己选的,这个目标是我自己订的,比如你所有的个人爱好,应该都是自主动机驱动的。而受控动机,是指我的事情,我的目标,并不完全是我自己选的,而是来自家人的要求,来自社会的期待。当我们内卷时,我们往往是出于受控动机的,是被迫的,是不情愿的。而且大量的研究也表面,受控动机会带来很多的问题,比如工作效率下降,身心耗竭、压力越来越大,焦虑越来越多。
我觉得内卷有三个成因:外在期待、同伴竞争、资源稀缺。
首先是外在期待。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社会不同,我们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的一个特点是,我们在规划自己的学业、职业或者人生时,特别会受到他人期待或者社会评判标准的影响。而当今的中国社会,人们对于所谓成功的定义是非常狭义化,单维化和片面化的,简单讲就是学生一定要考分高,成年人一定要有钱。
第二就是同伴竞争。我们的社会充斥的无处不在的社会比较。成功的标准,确切讲不是分数要高,而是你的分数要比别人高;不是你要有钱,而是你要比别人更有钱。
第三,这种基于外在期待和激烈竞争的成功标准,造成所有人都在同一个赛道上卷,于是造成了资源格外稀缺,学生要卷北大清华,卷985、211;找工作时就卷大厂。但成功者永远只有少数。你越往金字塔的塔尖爬,你面临的竞争就越激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小。哪怕你取得了暂时的成功,你也一直是焦虑的,恐慌的。所以才会出现问题里面说的“因为放松而感到自责”,因为你担心自己一停下就会被别人超过。
如何破除内卷?是一个提别宏大而复杂的话题,我只简单说一下。
首先,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而卷?”也就是我在职场上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盯准的都是一些外在目标,比如我要升职、加薪。但升职、加薪其实只是结果,而不应该是目标本身。你要思考的是,我的个人优势是什么?我喜欢做什么?基于我的优势和爱好,我要如何为团队、为公司、为社会创造价值?要创造价值,我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包括前面说的职场人设?我的一个在职的研究生,他自己做了多年的管理者,他说他问过不少他的下属,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很多人都说升职、加薪。但当他追问,你为什么要升职加薪时?很多人就卡住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一直在随大流,按照社会的标准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但从来没有尝试过向内的反思。如果你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卷,不如在找一个年长的或者更有职场经验的mentor(导师),听听人家的建议。你也可以去付费找一个coach(教练),做一个职业规划或者人生规划。
第二,我们要意识到,我们现在的社会,过分夸大了努力对于成功的作用和价值。网上到处充斥着这样的口号:人人都可以成功,只要你足够努力。反过来说,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成功,就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这个逻辑是不是看起来很自洽?其实细想起来非常荒谬。心理学上我们管这个现象叫做努力的道德化,当你觉得自己不够不努力时,就会觉得自己是个不道德的人,所以才会有自责和愧疚。他们为什么要让我们相信这句话?就是因为他们想卖给我们有些成功学的产品,比如在线的课程、书籍或者线下训练营等等。只要你相信了努力的价值,才会愿意去消费。但是我觉得个人的成功,有四大决定因素:社会大环境、个人的天赋、个人的运气,最后才是我们的努力。很多时候,努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当我们感觉自己卷不动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在努力这个维度上,我们已经做到极限了。所以,不如放过自己,相信“尽人事、听天命”这句话,对过程很认真,但对结果不执着。也许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心理调试。
第三,我们要破除“成功单一化”的思维模式,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来自在职场的成功。心理学上有个自我复杂性的概念,说得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定义维度越丰富、越多元,我们的幸福感就会越高,心理也会更加健康。具体来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扮演多个人生的角色:我们不但是员工或者领导,我们还是自己父母的子女,是自己孩子的家长、是自己配偶的爱人、是朋友。我们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不应该只来自于职场这个角色的表现,还来自于你在其他角色的综合表现。如果你能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时间放在其它角色上,你也就能够收获更多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但注意哈,我说的家长的角色不是鸡娃哈,不能自己卷不动就去卷孩子,我说的家长的角色,是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安全感。
最后,再简单说说什么才是有效的放松。管理心理学上我们把放松叫做恢复体验(recovery experience)。如何“躺平”,是有学问的。现在最普遍的休息方式有两种:一是刷短视频,二是在直播间网上购物。从心理学的角度,这两种都是不太有效的放松方式。放松,绝不是躺在床上耍手机,其它什么也不干。有效的放松,是让你能够产生持续的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但刷短视频或者网上购物,都是当时很爽,但事后无比自责。
那什么才是有效的放松呢?我们人有三个基本需要:自主、胜任、关系。有效的放松方式,应该满足这三个基本需要中的至少一种:一是自主需要,你的放松活动应该是你自主选择的。你不要说刷手机是你自己选的,这其实是APP想方设法在控制你。自主的选择,应该和你个人的爱好有关,比如打球,登山,滑雪;也可能和你的角色有关,比如带娃出去玩玩,看看父母;二是胜任需要,就是说通过这个放松活动,能够增加你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比如读书,比如上学;比如跑步,从3km,一直到半马,全马。这种放松活动本身是能让你有掌控感和成就感的。三是关系需要,多和朋友和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叙叙旧。一起出去爬山打球跑步,一起做喜欢的事情,一下就把三个基本需要都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