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呼和浩特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关系真相研究发表于 2024-02-20 10:55:43
    love 0

    做城市穿透,是一件痛苦和快感并存的事。


    他痛苦在耗时长,过程中需要大量信息输入。


    做一次城市穿透,需要研读这么多素材

    大脑炸裂是每天起床的感受。


    当然也有快感。


    你能通过城市的现状,读懂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你能通过城市的规划,读懂这座城市未来将要发生什么。


    这种“身在千里之外,但对城市有深入骨髓了解”的快感,语言无法描述。


    这篇文章是关于呼和浩特的城市穿透成果,抛出一些观点,可以带着批判性来阅读。


    祖国北方延边地区的中心城市

    呼和浩特会令你疑惑的一件事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在地理位置上,呼和浩特北靠大青山,南面是土默川大平原。


    得益于其平原地势,以及南向接驳山西的位置,明朝时他就是晋商涌入,与少数民族通商的要塞。

    “走西口“,描述的就是晋商进蒙搞贸易


    今天的呼和浩特,践行着国家强省会战略。


    在东西横向连线,他是呼包银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南北纵深连线,他是呼包鄂乌内蒙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定位不可谓不高。

    但呼市实际表现,会让你感到疑惑。


    比如作为内蒙古一省之首,呼市GDP排名竟然不是首位。


    非得要分析呼市GDP落后的原因,也可以找到以下理由:


    1、呼市1928年之前属于山西管辖,并不属于内蒙古。


    当他划在山西时,他是偏远的塞外地区;而彼时内蒙古实际经济中心,叫做包头。


    2、鄂尔多斯拥有丰富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基础。


    其次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离祖国中心更近。


    但我疑惑的是,

    呼市其实是有发展经济的基础的。


    1、土默川平原,是昆明这种地处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首府万分羡慕的。


    毕竟平原这种土地搞城市化,比高原容易得多。



    2、首府地位,天然获得政府资源倾斜。


    从事实来看,呼市的确受到了国家政府在资源上的关照,比如:


    呼市有整个内蒙古最顶级学区资源:24座高等学府,包含了国家211双一流的内蒙古大学;


    呼市有整个内蒙古顶尖医疗资源,据说北京的专家,也会经常到呼市来攻克重难点手术。


    3、全球对标也能找到发展模版,比如以色列。


    作为沙漠之城,以色列以仅仅800万人口基础,硬是靠着科技创新突围,把弹丸之国变成了全球领先的科创之国。


    真正制约呼市经济的是“远”

    不只是物理上,更是心理上


    今天的呼市,依赖高铁/铁路/高速等路网,交通效率高了很多。


    我都没想到,坐高铁从呼市到北京,居然不过2个多小时。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一听呼市的第一感受依然是:偏远,这就是“心理上的偏远了”。


    怎么形容呢?


    假如今年你参加高考,分数线刚好够上内蒙古大学(211双一流),同时在南边只能上二本院校,你选择去哪里?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坚定不移选择南边,少数选择内蒙古大学的,依然会决定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南边发展。


    理解哈。


    成都人真跑到呼市上学读书和工作,每次回家坐火车都要12个小时。久而久之,你只能在小长假才能回家探亲了。


    你在成都的家人,住惯了成都这样的大都市。不见得能接受呼市三线城市生活现状,愿意跟着你的职业轨迹到呼市来安家。


    这种心理上的偏远,是呼市如今只有350万常住人口的原因。


    可别觉得人口稳中有升。要知道呼市有24所高等学府,他们每年招生指标将近8万人。


    实际5年只增长留22.1万人,意味着呼市每年有将近4万毕业生离开呼市。


    呼市并不需要成为产业城市

    他的政治地位大于经济地位


    呼市的制约,政府并非没看到。


    关于呼市发展,政府战略很明确:提高首府城市首位度,建立内蒙古都市协同圈。


    2021年公布的《呼包鄂乌“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这一点非常明确。


    但强省会战略,落地要尊重城市在地性。


    “强省会”战略践行在南边沿海城市的措施,是“以产业带动经济,以经济带动城市地位”。


    深圳,东莞,广州这样的沿海城市,凭借开放政策和产业吸引实现经济领先。


    既然必须要开放以吸引产业,那么政府的行政之力就要让位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之力。


    所以你看深圳/东莞/上海:


    政府只提供平台,平台上的任何产业留存是依靠彼此之间的竞争;政府只提供保护,确保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


    他们有领先发展,必须得感谢政府角色做出了变化。


    但呼市不能啊。看看地图你就懂了。


    作为祖国北面门户,内蒙古向北国土直接接驳外蒙古&俄罗斯。


    这和沿海城市的区别在于,


    海是沿海城市天然屏障,

    但北边的内蒙古,自身就是那座屏障。


    所以,


    尽管内蒙古也通过“一带一路”这样的国家顶层战略摆出开放姿态,但不好意思:


    “稳定大于一切”才是门户屏障城市的优先级,


    所以你应该理解,在呼和浩特这样的城市,政府行政之力依然起主导地位,其他类似的还有新疆,四川省的甘孜州等地区。


    “强省会战略”践行在呼和浩特的措施,当然也会有产业引进、以及人才引进。


    但这绝不会交给市场经济的竞争模式来决定,而是政府行政之力决定的。


    也别替呼市的未来操心了。


    呼市的目标,根本不是变成“呼包鄂乌”城市圈的某个产业中心,而是成为整个“呼包鄂乌”城市圈政治中心。


    假如你在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上班

    那么要去总部开会,请你到呼和浩特来


    作为“政治中心”的呼市,

    他的阶层关系图主题很明确:官本位。


    假如你要来呼和浩特发展

    考公考编是最稳定的道路


    你笑呼市GDP低

    他笑你的城市卷


    高GDP城市,产业发达/中心繁多/配套多元。高度城市化的生活,容易催生优越感。


    住惯了深圳成都的你,当然会嘲笑呼市不如深圳成都。


    对呼市的吐槽

    都是拿着一线城市来对标呼市


    确实比不上,和一线城市相比,呼市建成区小得可怜。



    但每座城市都有他的灵魂。


    当你选择了成都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

    “卷”又何尝不是你的痛苦呢?



    对“稳定大于一切”作为城市灵魂的呼市来说,他暂时不需要对标沿海一线城市。


    况且这些年,呼市的发展稳步持续着。



    这355万人,在呼市享受的城市配套,并不比一线城市差。



    要比质量,别人也有培养清北人才的学府资源(呼市实验中学,呼市秋实中学),别人也有华润·万象城这样的商业中心。


    所以,嘲笑啥呢?


    如果你愿意奋斗,实现个人价值,那就去一线城市竞争;


    如果你追求稳定生活,平平淡淡,那就去呼市,当然,前提是你的考公考编之路,能够顺畅地走下去。


    年收入破十万

    呼市体制内收入真心不低


    呼市做楼盘开发

    机会藏在阶层关系图里


    到一个城市复制畅销品的开发商,今天该被淘汰的已经都被淘汰了。


    留下来的开发商,在做楼盘开发时,还是搞懂了:做楼盘开发,要抓城市主要矛盾。


    但到呼市做楼盘开发,可别一摊开地图,就认为自己找到了城市的主要矛盾了。



    如果你敢头脑一热,跟着政府在呼市搞新区,那就做好长时间焊进去的准备。



    开发商不是政府!!!


    呼市政府看城市地图找矛盾,大方针当然是通过“呼包鄂乌”一体化城市群的建立,但这个过程是十年、二十年,政府能承担这个发展周期。


    但开发商不能啊!


    年初拿地,年底没回款都是经营风险。


    所以,对开发商来说成是地图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图,是阶层关系图。


    你得通过当地买房阶层的关系图,找到楼盘能优化关系的地方。


    这是你能把房子卖给他们的关键。


    这张图也可以看到

    呼市几乎不会有大量外来人口


    以城市图辅佐阶层关系图,能解释呼市楼市发展的历史,以及机会。


    东岸国际—呼市富人别墅区

    用别墅为政企关系提供了信用


    即使看今天的地图,你很难相信,这里是呼市的富人区。



    尽管临河,临政府,但整个东岸国际东面,是前不塔气板块的自建房群。


    今天尚且如此,在东岸国际开发的2004年,这片区域就更惨了,据说连公交都没通。


    好在开发商相当笃定,瞄准政企核心层关系,勇敢地修了高端/别墅。


    理解一下这种选择背后的伟大洞察吧:别墅在“官本位”的城市里,就是实力的证明。



    想象一下,

    当呼市政府招商引资,准备引进产业。


    你作为某企业的老板,说你在东岸国际有一套别墅,那这就是建立这段关系的保障:


    1、你准备在呼市安家,这让政府踏实;

    2、你在呼市有一套别墅物业,这是实力的硬通货。


    今天的东岸国际,带动了一个板块,成为呼市远近闻名的富人区。


    据说伊利、蒙牛等企业的高管,银行金融的高管,甚至很多其他开发商高管放弃自家楼盘不住,都要选择这个项目。


    原因无他,

    这里是呼市政企核心层关系的中心。


    毫沁营板块—呼市改善区

    让呼市中坚力量过上一线的生活


    毫沁营板块,在东岸板块以北。



    作为呼市2010年规划出来的新区,走到今天已经有13年了。



    从地图呈现来看,这里是呼市集中开发浓度最高的地方,也是城市化氛围最足的地方。


    整齐的路网,和连片开发的城市氛围,比回民区自建房群里的高层舒服多了。



    毫沁营能有今天,得感谢东岸板块的带动。


    这种带动同样来自关系,叫做:

    老板住东岸国际,那我离老板近一点,就在毫沁营买房。


    从板块自身对客户关系的满足来看,

    毫沁营板块的项目能卖好,得先满足体制内中基层的家庭关系。



    保全庄板块—呼市新一代大本营

    给新一代呼市人建立地盘


    呼市新一代,并不非如广州/深圳一般,由源源不断的外来人口撑起。


    更多是呼市的本地年轻人,父母在呼市体制内上班。


    他们也许在南方/国外读过大学,结束学业后回到了呼市体制内。


    当他们到了因结婚,需要分家买房的人生周期时,呼市给他们的选择就是


    保全庄板块。


    中实玺樾府/金地峰启未来


    从地理位置看,保全庄板块与毫沁营板块分列在东岸板块的南北两侧。


    但与毫沁营不同,保全庄的崛起来自于一个超级文化配套—青城之眼。


    总建筑面积295000平方米青城之眼,汇集了图书馆、档案馆、民俗文化展示馆、民族青少年宫、方志馆、演艺中心、中央公园及相关配套服务功能。


    作为呼市新一代,他们得益于父母的帮扶,拥有超越同龄人的见识与眼界。


    他们在南方一线城市或者国外,见识过城市地标对城市的地位。


    所以青城之眼,作为带动呼市下一个十年的城市地标,得到了他们的认同。


    最后,用一张图总结对呼市楼市的理解吧。



    还是那句话:


    做楼盘开发,城市地图只是一座大门,而阶层关系图,才是那个找到机会的钥匙。


    对呼市的城市穿透分析,用了一周的时间。

    希望有机会能够到现场去验证一番。


    目前最需要做的事,

    是让大脑好好休息一下。


    完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关系真相研究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104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武威和呼和浩特哪座城市更宜居?
    2012 - 2022 十年间,你认为呼和浩特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