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度文章导读
发展经济学总是将工业进程当作核心叙事,现代性的工具理性、技术官僚、资本积累等,其实都在揭示凯恩斯主义追求充分就业的必要性,一个预期的社会总需求是需要通过政府干预进行引导的,大规模的投资、基础建设、技术发展、资本累积形成一个正循环;这一过程处于马克思认为的资本主义社会解体危机,资本的过度累积造就今日西方流行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伴随着去工业化、金融衍生品的规模增加,随之是不断频繁的金融危机。很多人站在宏观的角度思考”宏观调控“其实是过度简化的,无法揭示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如结构性失业、财政赤字货币化、闲置劳动力、“滞涨”等问题,这些“后资本主义”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通过对社会学中的经济研究,会发现不存在所谓”中国模式“,中国不是一个例外更不是奇迹,而是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中的成功案例,但也遇到了权力资本主义或国家主义独有的发展问题。
一次对文凭的祛魅,目前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文凭凯恩斯主义,大学扩招、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将闲置人口“装进教育系统”并延长教育年限,从而缓解资本主义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爆发;文凭凯恩斯主义不可避免的使得文凭通胀,但人们又依赖文凭系统去歧视或排斥他人,筛选的功能远大于社会分工属性。
文凭系统早就了人为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机制,教育系统沦为内卷的工具和筹码,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怪圈。
如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内卷程度不亚于科举考试,通过对文凭社会的探讨,得出悲观的结论:Randall Collins主张取消文凭,但保持高等教育,这样毫无疑问触碰到既得利益者,从理论上看,大部分国家都维持的文凭凯恩斯主义,都不能实质上解决文凭系统的问题。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痛斥大学校园文化的功利主义和虚伪,伴随文凭谈论的阴阳怪气,学生将成为“温顺的绵羊”当作首要的目标。
作者临近大学毕业,却身边的同学到处炫耀大学排名,而不是为自己的学识正名,使得作者对大学彻底失望。
我们因各种制度约束,最终还是选择那些前200或前50的大学,现代社会的“理性选择”却选择性屏蔽了其他大学选项,这是可惜的。
《必要的幻觉》一书批判美国的民主之恶,但同时强调民主幻觉存在的必要性,民主可以被看作政府从人民手中夺走了本有的权力,无知中的奴役。
作者批评后现代主义的虚伪,主张反思现代性,政治是无法解决现代性独有的制度性危机,尽管是在“民主政体”,并没有民主存在的空间,国家的重大利益被遗忘。
西方政治博弈中的邪恶行为,通过Seymour Hersh的报道,美国为了保住欧盟的基本盘,离间俄罗斯能源-德国工业的联系,德国从此成为二流工业国家,不禁令人唏嘘。
疫情放开后,2023年的经济复苏持续了不到4个月,随之的与民众预期相悖的,高青年失业率、低CPI、通缩危机、年度最差的区域股市收益率。
但在作者看来,这些都不是政府的主要过错,这是全球化供应链重组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禀赋有关,作者批评利用经济问题抹黑政府的现象。
我们必须接受短暂的失望,但不能放弃拥有无限的希望。
对当下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槐序
2023 December 30th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