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批判着消费主义和现代教育,却一边又作为既得利益者享受,多么讽刺!
作为一个没钱的人读《有闲阶级论》,在某种程度完成了对抗消费主义的最后一块拼图,揭示了生产劳动和消费浪费的区别,有闲阶级通过消费非维生所需的时间与昂贵物品保持、展现身份地位,并脱离社会生产贡献,这一消费文化逐渐蔓延整个社会,资本主义驱动着浪费型消费的增长,尽管在现代也遇到类似于ESG、绿党等概念和组织的抵制,但是有闲阶级的出现是因社会的劳动并非需要这么多人,在中国90年劳动参与率是约78%,2021年约为66%,而美国是从67%下降到62%,毫无疑问的是中国同时面临中产阶级夹缝生存和有闲阶级兴起的情况,特别的东亚特色的文凭主义背景下,“闲职”成了经济学理论中当之无愧的稀缺品,但是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这一过程,我们正同时面临新加坡式贫困《不平等的样貌》(This is What Inequality Looks Like)和功利教育《优秀的绵羊》带来的挑战。
《不平等的样貌》强调从起跑线就失败,在唯才是用的意识形态下,在小升初进行教育分流是合情合理的,结果是未成年犯罪的滋生、精英社会和阶级固化,社会的内部撕裂,而新加坡的意识形态还包含民族主义、假想敌、爱国情怀,大家长式威权,通过操纵合法性本身来剥夺公民的公平。尽管它不是严肃的学术作品,但作为纪实文学和田野调查研究方法值得一看,因为它提出了正确的问题:不平等被政治合理化,并“强迫”公民承认自己的待遇是理所应当的。
肯定会有人提及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遵守游戏规则,当“小镇做题家”,通过合理的游戏规则来排斥他人,那《优秀的绵羊》揭示了功利式教育的公共危机,但可悲的是不少中国人还用西方玩烂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来合理化排他性的既得利益,却不将问题归因为功利教育,只要出过国读书的人就会知道,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有多怯场,在公共场合不敢畅所欲言,成绩优秀却缺乏“软技能”和通识,社交被看作是任务,因为课后还有人要追求GPA而努力,大家拼了命去模仿“精英”,将可量化指标作为校园生活的KPI。
在文凭系统的游戏规则下,大部分人都不知何去何从,报读专业和目标院校居然是依赖着互联网的信息源,甚至大部分学生却在9月10月第一次看大学,换句话说,教育和文凭本身是没有相关性的,教育给予你排斥其他人的筹码,却可能没有赋予教育应有的素养。
比起大部分人光根据财务报表分析、成本分析去衡量,退一步讲,对于教育市场化运作,它更像是消费品和投资标的的结合,需要考虑的是其内在价值,当然这不是现金流贴现DCF,教育这件事情是很难被量化的,跟适合定性分析。
这并不是鼓吹每个人都应该进入批判现代教育却又义无反顾内卷的怪圈,还是想得到虚无主义的结论“现代教育是一场骗局”?但现实中一无是处的错误却是现代社会运行秩序!名校联盟真的有“镀金价值”吗?
这回到了有闲阶级论的启发:我们必须承认阶级内部的分化,伴随着财富继承、社会声望的积累,某些工作职责和某种符号就属于他们,所以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是吃苦不讨好,因为它是充分不必要的,只不过在消费主义下人们仍然管理自己的预期,为了体面而“体面”,后现代式的“人为的没有个人特色”,而且还伴随着“世俗平庸化”,用来评价宗教的言辞放在现代教育上一点也不过分,信奉宗教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人对外界无知和恐惧的结果,而现代教育的叙事是人们接受的“专业教育”已构成社会运作的齿轮,如果传授的质量过低,那大学唯一的用处就是文凭印刷厂,尽管很多人也看透了这点,但还是选择当优秀的绵羊。
人们都渴望精英社会那种稳定的个人成长途径,更倾向于稳定,一眼就看到底的人生,将来要做什么似乎都在二十年前决定好了,在我看来,这只学到精英的表象,这是因财富继承、社会地位累计的结果,是副现象,充分不必要最终成为了另类消费。
为何是另类消费?它不是经常性支出,也不是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更不是不动产的投资,而是虚无缥缈的token,一种通证,为了“配得上”自己作为某种阶级的符号。
最为矛盾的是批判消费主义和现代教育的是群既得利益者,这在论述中的立场就没有说服力,但这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又无法对现代秩序的某一个地方进行重写程序或修复bug,就算有不少人提出了问题,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对当下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槐序
2023 October 28th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