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数据要素”政策是市场寻租的体现,生成式AI造成了搜索引擎污染以及语言的标准化。
最近某位北大经济学教授声称“数据”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外的新生产要素,“是我国首次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随之国家数据局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位北大教授居然说数据能直接创造价值,纵观世界众多经济学家,不会是这位教授发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Robert Solow没能发现的生产要素吧?将“数据赋能”作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不懂得生成式AI的原理但又尽力模仿西方创新发展的滑稽场景,甚至将数据描述成能够市场化交易的品种,如果接触过Tor暗网、社工库就会明白数据能被定价流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若数据查询和流通方式处理不当,将是犯罪者梦寐以求的工具。
数据只有被垄断才能发挥其独有的价值,中国一直想打造以政府主导包含万物的数据库,通过制度性的信息差来“征税”,一方面能规范市场对信息的用途确保合规,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政府的公权力在作怪,这就是政府通过权力进行经济寻租的手段,只不过手伸到了互联网行业,从而点石成金。
2024年1月28日补充:
如果要给数据确权,首先是用户使用互联网服务产生的要素成了数据,一边是服务端另一边是客户端,理应两者都共同拥有数据,理想的情况是,企业调用用户数据需要获得用户授权,用户并清楚了解授权用途、授权期限,但如今这一切都被写入不断更新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而2021年颁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明确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运营者不得因用户不同意收集非必要个人信息,而拒绝用户使用App基本功能服务。问题是该规定没有约束企业使用用户数据的用途和期限,例如是否存在假注销,数据仍保留数年之久,如今国内App都有公示必要个人信息搜集范围,但IMEI码、IP等信息都有可能是“必要”的,尤其是涉及到个性化信息服务“千人千面”,从极端的角度看,只要App通过系统底层搜集到本地log或直接破解了root权限,那以上规定就显得无力。
笔者认为可以直接参考欧盟的GDPR(EU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直接要求互联网公司对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储存,配合积极的司法行动,参考欧洲法院重新启用欧洲共同体竞争法(European Union competition law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使得互联网公司利益尽可能向社会共同利益倾斜,笔者认为通过对科技巨头进行反垄断约束,比起对数据定价更有活力,数据保护和资源配置应是渐进的。(待补充)
这种“征税”最直接的对象那就是研发大模型的企业和运用大数据割韭菜的企业,OpenAI使用别人的出版书作为训练样本而不支付著作权,如今有众多作者正对其起诉,而在中国,这钱也给不到作者手中,而是给为“数据赋值”的国家数据局,国家数据局负责确权、估值、交易,典型的权力怪物,很难想象能不产生寻租和贪腐。
生成式AI直接导致了搜索引擎内容生态的污染,搜索结果却是一眼就能分辨的的AI风格回复,而且这些内容更符合搜索引擎对SEO metadata的偏好。
目前的Google对网页的爬虫还未能对AIGC生成内容进行识别判定,笔者对搜索引擎的未来是非常悲观的,一方面是私域流量的兴起,以Meta系为代表的互联网产品,把开放的互联网划分为一个个孤岛,开放信息的占比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社会范式(social norm)式微,RSS、Atom、JSON等信息订阅方式已成为旧信息时代的产物,当前搜索引擎主要以Opengraph和JSON-LD结构化标准抓取网站内容,但这两者都很容易被生成式AI所污染。
但这其实并无解决方法,可以通过词频分析计算特异性信息,来分辨AIGC的相似度,(最近就用过知网的AIGC查重服务仍非常烂),但这样就需要对拓展SEO信息的范畴,需要将文章内容成为SEO信息的要素。
第二个方法就是像Bing Console中对主体或组织进行身份验证(测试功能),需要通过人工审查,从而优先分配权重,能有效减少内容农场和生成式AI造成的污染,百度的搜索引擎是很接近于白名单机制,理论上能在AI发展早期阻止搜索引擎的污染,可笑的是百度自家的百家号就是内容农场。
归根到底,最直接的影响是,我们以往用搜索引擎是在主动搜索原创或转载的信息,但现在搜到的有可能是通用大模型生产的“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文章,且混淆于原创内容的生态中。
当下或许是历史的拐点,十年后的搜索引擎可能是人与机器生成文本的交互,而不是人与人的文字的交流。
笔者试用了好久Deepl翻译和ChatGPT的润色,其内容给人的感觉非常生硬,语法上高度标准化,有时候一些细节反而歪曲了作者对原文的态度,人类语言是丰富的,带有情感的,而不是机械化的。
如果后现代审美的特征是“人为的没有深度”,那生成式AI的文本是“标准化的没有深度”。
今年阅读了不少关于AIGC生态和生成式AI的深度研报,单独的大模型不太可能是商业化成功的模板,应该是大模型+小模型有细分领域专长的,不是所有任务都需要强大的泛化、语义理解能力,其实这种文本看起来很假,是因为对于大模型。不可避免拟合主流信息,也有可能是过拟合了,而需要调整随机性,就是欠拟合的“微调”,既然如此,为何不直接为特定领域的信息构建训练集,使得大模型的参数收敛,再进行交叉检验。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将生成式AI认作学术不端,笔者也不推荐使用类似Deepl的写作AI辅助工具,因为写作是一个过程,文章是自己思考过的结果,其完整性和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将思考的思绪和逻辑阐述出来,而不是三言两语发推文发朋友圈,我们要的不是类似小红书文案的主流信息,而是我思故我在,人作为主体内在的意识和反思性,这是生成式AI难以完成的推理。
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产生思潮的力量。
对当下的反思和批判
作者槐序
2024 January 21st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