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离开游戏行业了,从热爱起步,到决定离开,一共用掉了15年的光阴。
15年的时间并不算短,在这期间经历了行业的起伏变化,参与了很多有趣的项目,也有许多思考感悟,驻足在这个时间点上,总觉得需要做点总结,就随便写在这里,就当作写给15年前的迷茫的自己吧。
这些心得感悟大多是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得到的,有一些有验证,也有一些没有机会,所以肯定存在理解错误的地方,但已经离开行业,应该不会进一步发展理解了,可当作到此为止的总结。
按照我现在的思维习惯,给当初准备入行的我讲课的话,第一篇应该会讲游戏策划的知识结构。有一个全局的认识,对理解后续的知识有帮助。
我认为,游戏策划这个职业,其能力模型大致分为3条天赋树
游戏策划会从其中一条开始入门,接着可能向工匠方向发展(专注于一条),也可能向经营者方向发展(跨天赋)。
如果给15年前的自己一个建议的话,那就是要努力向经营者方向发展,因为我当时的很多疑问,是无法在单一领域下得到很好的解答的,如果不借助跨学科的知识,会很容易陷入盲目的自嗨解释中。这个建议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如果有曾经我辅导过的开普勒同学看到这段的话,这次这个天赋树是最终版本了。
游戏策划是一个很容易触及到瓶颈的职业,这可能是因为没有学术界,缺少学者进行非商业化的实验来总结和输出规律;因此,这个行业比较依赖经验,但这存在一些问题:
如果希望获得持续的进步,我认为以下两个观念可以有所帮助:
1、持续追寻真相:在这个领域中,真相不来自于权威者说了什么,而只由冷冰冰的数据来呈现。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学得越早越有用。
2、迁移你的问题:虽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行业内得不到解答,甚至连思路都没有,但你要相信,这「种」问题,肯定不是前无古人的,当你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时,需要到其他经典的知识领域寻求线索,对我自己而言,我将很多游戏的问题转化为心理学和商业问题,并在这些领域寻找思路,我不认为自己聪明到可以不用学习前人的智慧,仅凭自己空想就能得到答案。当然,如果你有一天真的遇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问题,那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它的价值会超乎想象。
所以,对15年前的我,建议就是,尽早学习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相关的知识,学会基于数据、实事求是的讨论问题;平时尽可能的学习一些知识,扩展思维工具箱,并学会迁移问题。
我最长的从业时间是在腾讯度过的,有十年有余。腾讯游戏,是我所知的,最早在国内采用数据化运营的公司,其强大的数据平台,专业的数据团队,和相对透明(早期时是这样的)的信息共享氛围,给我的学习之旅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但我还是浪费了不少时间的,真正意识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学习已经是我入行7、8年之后的事情了,如果能回到过去,我应该会痛抽那个懒惰的自己。
数据分析的学习过程其实非常有趣,如果你喜欢推理小说,那么很快可以适应这个流程:假设,寻找数据证据,证明/证伪,根据结果推论到下一个节点。和寻找凶手的套路没有什么两样。
在我不算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案例很有趣,值得记录一下。
这段经历发生2015年末,那时候我刚接触相关性分析,刚学会使用CORREL函数来分析数据的相关性,想要找一些实践练习的材料。于是花费了一些精力,找到了一些产品的基础数据,然后对每一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实当时也没有什么思路,就是突发奇想挖一下玩,生成的结果相当的有趣。
稍微操作了几次后,我把注意力聚焦在这样一个命题上:产品的收入与其他哪些数据呈现显著相关性?不同的产品,这个特点有何不同?
稍微解释一下,基本报表上可以得到以日为单位的:收入,新进,DAU,ACU/PCU,ARPU,付费渗透率,新用户的2,3,7留存等数据,这里不对术语做解释了。
第一个被检验的产品是一款不算大众的页游,叫Y游戏吧,这款游戏当时也有一些年份了,一直运营平稳,数据量比较大,在分析之前,我只听说他们的用户比较低龄。数据跑出来很有趣,收入指标与渗透率的相关度高达0.89,而与ARPU的相关度是-0.11,这个代表说,游戏的收入与付费渗透率有强相关性,而与ARPU高低几乎毫无关联。也就可以推论,产品在他长期的运营周期内,进行针对小额渗透率提升的促销活动时,收入上涨明显,但对拉动付费的ARPU,则效率较低,很符合我们对低龄用户的刻板印象。
后续几个产品则相对主流一些,主要是一些数值卡牌游戏,他们没有呈现出如第一款那么显著的相关性,不论任何一项报表上的数据,最高都只能得到0.6的相关系数,一般是ARPU,哪怕分拆时段分析也没有特别的变化,这可能代表着这些产品的运营手段比较多样,或者玩家群体比较多样,或者我能使用的数据维度不够丰富,没有找到真正的关键点。当时我找到的样本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产品。
最后有一个产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的数据并不算多,大概2个月左右,不过数据呈现令人印象深刻,它的收入,与ACU呈显著相关性,高达0.78,这就意味着,这款游戏非常接近我们理想中的样子,玩的人越多,收入就越高,是一个在当时的样本中,表现非常不同的产品,而且用户增长的表现也非常不错,按照这个逻辑,它的用户会持续增长,收入会也会随之持续增长。这款游戏就是改版后再次上线的《英雄战迹》,也就是《王者荣耀》,它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增长。这个数据特性,也表现在后续的很多单局向产品中。
我把这个相关系数称为魔法数字,这个分析习惯伴随我经历了多个项目,解答了很多有趣的问题。
这发生在我被调往称为N游戏项目组的过程中。
我在去项目组之前,与一位前辈交流,他给了我一个难题,大概意思是:当时N游戏出来的时候,多数人都断言,它会如同其他数值卡牌一样,以每3个月腰斩的速度衰退,但是结果却不是这样,为什么?
我就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到了项目组。
当时N游戏的情况并不算很好,数据虽然没有如预言般连续下跌,但和高峰期比起来,腰斩还是有的,且仍有下降趋势,所幸当时的DAU稳定度还可以,考虑到其他游戏被王者荣耀所截流的惨烈程度,这个「还可以」并不简单。如果从现在的时间看回去,此时对N游戏来说,真的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当时还有另一款游戏也在运营中,暂且称为游戏C,N和C的系统结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刚好两款游戏在此时间点的数据也比较接近,于是我拿来做对比,让我感到好奇的是,从报表的数据看来,两者的新进,短留等数据指标非常接近,但DAU的变化趋势则不太一样,C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一些,为什么?
于是我沿着指标一路爬,从短留爬到双周、月留,从单月数据爬到3月数据,都没有找到决定性的差异,这个过程还是挺花时间的,我甚至开始说服自己,正是因为短留中那1个点的差别,随着复利效应放大了结果,但我内心还是肯定自己忽略了什么东西。
最终得到的答案却异常的简单,甚至有一些嘲弄感,当跳出这些细节数据本身,回归到基本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游戏的DAU构成是什么?答案是:新进+活跃+回流,而且「没有其他」了,而我们最常关注的留存数据,基本只覆盖前两个部分,忽略的一定是回流。果不其然,N游戏的回流用户留存,较C游戏高出一倍以上,这是决定性的证据。
证据是有了,那么,为什么?我个人的观点,有以下几个原因:
用户「只」由新进,活跃,与回流构成,这个结论对我非常重要,被穷尽的用户结构,可以用来作为很多理解和推论的基础,例如我可以把产品的收益来源按照这个方式分类,从而理解很多产品的设计与运营策略,并检查它们的匹配度,从中寻找类型的突破机会。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最享受的工作部分,其实是对核心单局玩法的设计;比起分析产品,核心玩法的处理更具有娱乐性,获得的反馈也更直接。对于很多游戏而言,其乐趣就是被核心单局所定义的,所以做出来成就感也比较高。
在这篇回忆录里,我只想单纯的记录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概念设计,分享其思考过程,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不会出现参与的项目名字,各位可以把它们当作是一个爱好者的个人练习。
在我的观点里,一个单局要被玩家认为有趣,应该具备以下3个要素
三要素之中,前两项是相对容易理解和做到的,一般工作一段时间的策划都具备检验直觉,但不少设计会因为第三项翻车。
解释一下什么是清晰度,清晰度就是游戏的信息反馈的明确程度,让玩家理解发生了什么,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决策出应该怎么做,或习得以后该怎么做,比较典型例子就是MOBA游戏中的毒圈(AOE残留),通过毒圈外围含有颜色的UI指示器,玩家可以清楚的判断这个区域有多大,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从而下意识的决定是前进还是后退,另外比如OW中的死亡回放,让玩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过程中学习。
为什么清晰度很重要,任何一个单局,玩家能够持续获得乐趣的前提,是他能学会。玩家的一次操作本身可以看作一个决策流程:读取信息,检索方案,执行,反馈。游戏会通过正反馈奖励玩家,从而强化其行为。这个流程的起点就是游戏所发出的信息,可以被玩家接收和理解。
什么情况下会出问题,
为什么容易在清晰度上出问题,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有经验的策划会故意忽略清晰度,而容易出错的原因,一般来自于透明度错觉,也就是我当前已经理解的东西,预设为玩家也已经理解了。
一个清晰度翻车的案例
我曾经设计过一个多人单局,两支队伍各3名玩家,在一个超过一屏的地图内对战,其中有一个职业是以造成环境效果为战斗方式的,例如在地面上放一团火焰,持续伤害经过的敌人。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我们不能改变火焰的颜色,也就是说,敌人放出的火焰,和友军放出的火焰,在地图上无法区分开,这个事情在1v1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处理,因为玩家会记得哪个是自己放的,不过在有队友时,一团火焰出现在面前,玩家无法辨识其危险程度,也就无法决策之后自己的行为,那么所谓的配合策略等更高阶的乐趣,就无法很好的传达了。
回头来看熟练度,最典型的熟练度是连招,在动作游戏中,流畅的施展整套连招不仅是一种享受的体验,也会为你带来竞争优势。在其他游戏中也有体现,比如枪支手感的熟练度,角色跳跃的距离,招式硬直取消,打铁弹刀等。即便在策略游戏中,快速对场面进行计算,对随机结果的预测和响应,也是熟练度的一种。
熟练度是构建玩家内部动机,使之沉浸的重要设计。
在制作上,有一些角色会被定义为高门槛角色,即发挥基础性能的熟练度要求比较高,另有一些高上限角色,他们的性能会随玩家熟练度的提升而增长更快。
针对熟练度的设计,会提高原本就很是目标受众的玩家,在长期游戏过程中的体验,但对PVP游戏而言,熟练度设计同时也是一种诅咒。
关于策略性本身,其实没有额外需要阐述的内容,席德梅尔大神的“有意义的选择”诠释得非常到位。
不过,在将策略性设计落地的过程中,还是会有一些容易翻车的坑,比如创造多样性策略选择就是其中一种。
我们会直觉的认为,在一个非沙盘的游戏中,如果不给玩家限制,把所有的元素交给玩家任意组合,他们会充分发挥创造力,创造出多样的策略环境,使环境最大化的丰富。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的游戏有一个功利的目标,就未必能实现多样性的设计目的。逻辑其实是这样的:
那么限制有什么用?这里所说的限制,实现方法可以有职业、种族、颜色等约束,限制某些办法在其中的使用(能否使用,或性能差异),是在TCG游戏中时常可见的一种设计。
限制本身是一种分配过程,将数个解决办法打包,成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是可以人为定义出优势和劣势的(长板和短板),这有三个好处:
玩家持续玩游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有的单局会吸引人们持续参与,另一些给出了诱人的奖励,但结果为什么不够好?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心理学实验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心理研究专家爱德华.德西在1970年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道具是7块形状各异的木头,只有一种方法能把它们拼成一个大立方。他招募了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分三次来进行实验。
第一次,志愿者的任务是把7块木头拼成大立方,无偿的。志愿者很快就投入到玩木头游戏中,即便过了规定8分钟的时间,许多人还在兴致勃勃地继续拼。
第二次,志愿者被分成两组,还是原来的任务,但第一组仍然是无偿的,而第二组一旦拼成功就会有一美元奖励( 1970年的一-美元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数目)。结果,第二组志愿者拼得更积极了,花的时间也更多。
戏剧性的事发生在第三次。第三次,实验又恢复了第一次的规则。爱德华发现,那些在上一次实验中得到一美元的学生,在这一次实验里,积极性和花的时间大幅减少。
外部奖励可能会破坏内部动机,奖励驱动的玩法参与,可能会削弱玩家对玩法本身体验的关注和喜好。
创建一个会被玩家喜爱的游戏体验,其中一个要点就是激发玩家的内部动机,如何做到?
我的理解是:让玩家感受到自身游戏技术(而不是数值属性)的进步。
这个过程需要单局,关卡,系统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对单局而言,要为玩家设计出技巧空间,模式识别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基础的技巧,针对它的设计也比较简单。
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指的是,从杂乱的信息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组合,这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这项能力也是区分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的关键。
游戏需要有意图的设计其模式,游戏让玩家进步,就是教会他们游戏有哪些模式,当玩家识别/习得游戏的模式后,他可以从纷乱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关键内容,这样会加速他们的决策过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这样会使他们体会到进步。
举例而言,对于熟练的MOBA玩家来说,他们在观看比赛时,所能获取的战术信息,比没有该游戏经验的玩家,要多得多,因此他们可以享受更高层次的战术乐趣(运营),相对的,一个门外汉可能就看看团战的热闹。
模式识别的设计非常依赖于清晰性,要求同一种模式,在玩家的理解过程中始终保持同一种呈现,这样才能巩固玩家的学习。这方面非常值得学习的产品是魂系列,它在教学模式反馈上做了很多很好的案例。
举一个做得不够好的例子,我在设计一个单局的过程中,对玩家的普通攻击和技能进行了功能上的区分:
A玩家可以执行一个技能来应对B玩家的进攻,如果B玩家的进攻是普通攻击,则执行1效果,如果是技能攻击,则执行2效果。
但是在制作侧,角色的普通攻击和技能攻击并没有严格的表现区分,很多普攻看起来和技能没有区别,所以玩家有时候会很困惑;但是随着玩家熟练度的提升,他们可以通过经验区分出普攻和技能,从而和没有经验的玩家拉开差距——当然这其实是设计不够完善的锅,并不值得提倡。
模式识别的设计需要有全局统筹,尽量把每一个模式的应用挖掘到位,再考虑新增,如果很随意的想到一个就加一个,就容易给玩家造成学习负担。
围绕模式识别,在TCG设计里有两种流派,也是我学习的主要内容
以炉石传说为例,前者的代表比如前DH时代的嘲讽设计,随从要踢脸,必须处理嘲讽,以非攻击的方式处理嘲讽的只有沉默(随机选目标算不上有效),所以嘲讽代表了一种稳定的护脸模式。而DH时代的核心橙卡,以单卡的方式改变了核心规则(静态异能:嘲讽无效化),原有的模式就被改变了,这时候如果你不知道有这张卡,那么就会对模式有错误的判断。后者这种不断以单卡来定义规则的方式,在游戏王中有很多精彩的呈现。
这两个不同的流派倾向有什么实际影响呢?回到前面所说的用户构成:游戏中的用户由「新进+活跃+回流」组成,当选择前者时,回流用户在之前所习得的模式,在回归后仍然有效,他们需要重新学习的内容较少,更容易跟上大部队;当选择后者时,游戏中的内容会极大的丰富,对活跃的维持更好;
针对回流与活跃用户的设计取舍,可以贡献一个案例。
R游戏横版PVP单局案例
我在N游戏时,一直有一个念头,希望可以将单局做得更加简化,从而吸引更多更轻度的玩家,后来终于在R游戏获得了一次宝贵的实践机会,设计思路大概是这样的:
N游戏单局是基于立回为核心博弈的,玩家需要记忆很多内容,也就是对主流环境中,敌我双方的招式的范围、性能比较熟悉,同时,基于距离的精细反应操作也比较多。如果我要试图吸引比N游戏更轻度的用户,就需要降低记忆和操作门槛。
那么首先,我觉得可能要把一些博弈机制从角色身上抽离出来,变成底层机制而不是留在某一个角色身上,让玩家不论任何时候加入或回流,最核心的博弈机制都是适用的,例如属性克制这种,这样享受第一层乐趣的记忆成本是比较低的。
第二,我认为横版格斗单局是一个同时博弈单局,这和tcg这种典型的主动权交换的游戏不一样(我认为对抗单局只有同时和异步两种博弈,但我粗浅的博弈论知识并不能进一步展开);在同时博弈单局,玩家在做出决策时,更多要依赖预判(猜),而不是对已经呈现的复杂局面的分析。游戏历史上,处理同时博弈的游戏类型不多,我能想到的就只有暗拍(不公开投标的拍卖)和石头剪刀布,所以我选用了后者作为底层模型,用来对照DOA中的 打反投 循环。
在我的猜想中,这个玩法应该可以通过底层的心理博弈,抹去玩家之间操作熟练度上的一些差异,从而降低整体游戏的体验门槛。
通过一些体验,我把当时单局中的普通攻击作为切入点,将单局元素进行了重新组织:
抽离「普攻,技能,格挡」,三者进行克制循环
这样修改后,单局获得了一些好处:
当然也带来了一些坏处,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对已经有丰富格斗游戏经验的玩家来说,很难理解为什么普通攻击不能被格挡,这违反了格斗的体验直觉。我完全可以体会这种别扭的感觉,就如同有人跟我说做个TCG不做牌库一样,我也会感受到震惊和不解,但设计总是会面临取舍,在CE过程中,轻度和中度的用户对单局的反馈很好,高端玩家反应则不那么好,在这里我选择相信高端玩家们的学习和适应能力。这个单局推出后的最终的反馈不错,从结果上看,总体利大于弊。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还发现对此类单局的一个推论
模式识别是技巧层次中比较底层的内容,主要作用是帮助玩家学习游戏,从而感受到自己的提升,形成内部动机,不断激励自己参与。在此基础之上,也可以设计很多其他的技巧,比如节奏掌控、速算等等。
想设计一个受玩家喜欢的单局,可以尝试先用这几个问题检测一下:
这个部份的理解对我个人而言非常重要,整个理解的过程,受到来自不同领域多位前辈的指点,虽然我还没有能力将它完全体系化,但会争取把它写清楚。
首先还是要介绍一下「体验熵」这个概念,我最早习得这个概念是在游戏邦翻译的一份只有4页的国外ppt分享上,但我实在找不到作者的名字了,只能称为大佬,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的理解已经和最早接触的时候有所不同,但我还是想用这个名词,以表达我对大佬的敬意。
体验熵
在一个优秀的单局中,玩家的情绪,应该随着游戏单局的进展,产生越来越大的波动。
实现这种波动有两种基本方法:
熵增单局
设计一个好的单局,需要符合「体验熵」熵增的模型,也就是说:随着游戏单局的推进,游戏的混乱程度越来越大,胜负越来越微妙和紧张,玩家的情绪起伏越来越大。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任何出售情绪体验的商品,包括音乐,电影等,均符合此规律:所谓的起承转合,都在体验接近结束时达到情绪的高峰。
这一点在PVP游戏单局的优化中比较有效,如果一个单局因缺乏熵增体验而不好玩——例如玩家能力不成长导致的枯燥、或者一血定胜负后带来的挫败,那么用这个思路可以很大程度上定位问题:
问题定位后,解决方案的选择其实不少,在所有的优秀(PVP)游戏中都能找到影子
可以发现,到游戏后期,同样的进攻行动,对游戏推进(达成单局主要获胜目标的方法)的效率会变得更高,这就是熵增设计的核心原则。而玩家获得这种效率提升,是玩家的主动操作行为的回馈,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分拆这个效率提升的元素,作为奖励,用来强化我们希望玩家做的行为。
通过这种分配方法,我们可以调节游戏中玩家对不同活动的关注程度。
沿着这个路径进一步推论下去,会得到有关游戏单局的职业设计的指导思路,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写了,如果分析案例中有机会再补充。
但熵增模型其实并不完备:
熵减单局
在O项目时,有幸和全球顶尖的竞技游戏团队合作,当时交流的内容中,有一句话我记忆很深刻:“一个优秀的PVP游戏,无法同时做成优秀的PVE游戏”。初听时直觉上表示认同,但当时无法理解,直到多年后才大致摸到了背后的设计轮廓。
在前往K游戏之前,我做过一些单局的预研,但都集中在PVP方向,当我一开始接触到K游戏的PVE战斗单局设计时,发现有一些体验和PVP不太一样。
贯穿PVE游戏的单局主题,应该是“玩家战胜强大的敌人”。这就导致和PVP游戏的起点不一样
在研究巧妙的PVE单局设计之前,可以看看教科书般刻板的优秀单局,来自安图恩时代的DNF
这个结构非常经典,可以作为其他关卡设计变体的基础。
对以上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进一步细化
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游戏的节奏,当一个循环的时间被压缩到非常短时,就是动作游戏的「防御,进攻,撤出」循环体验。而当循环时间较长时,通常会在重置阶段过后更变关卡体验,避免过多的重复枯燥。
理解了PVE单局的特性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循环是一个熵减模式,当玩家能够应对Boss给出的谜题后,剩下的游戏过程的确定性比较高,情绪波动也会变得很小。
由于是应对型单据,所以在PVE单局的设计中,对谜题的「解」的设计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解,普遍意义上分为两种:硬解和软解,硬解就是彻底解除掉威胁对象,比如击杀关键敌人;而软解,实际上就是拖延。
PVE在设计重点上和PVP的不同,前者在游戏开始就面对巨大的威胁,而后者在游戏开始时双方都较弱小,双方都进行威胁膨胀来推进游戏。所以,一个游戏很难同时满足两者,又控制开发成本和整体复杂度。
不过,当你的游戏拥有的用户基数足够大的时候,可以做一个独立的单局,当作一个新的游戏嵌入到当前产品中(共用美术资源,核心规则重置),只满足一部分玩家的需求(这一部份也足够支撑新单局的运转),从而提高后期的活跃和收入水平。
单局相关的内容,大概就记录三要素、内部动机和单局节奏这三点吧,只有这几点,我觉得是不受项目类型,开发工艺等因素影响的,在过往的工作中,处理单局设计时,归根结底也只使用过这3种思路,解决了很多问题,也留了不少的遗憾,希望15年前的自己,能尽早的过渡到理解,然后开发出更新的、更有价值的思考方法,解决更多我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
分享做过的并未发布的一些有趣设计,尽量脱敏。
这个案例来自多年前的一次公司内竞标,当时某大佬公司来谈合作,希望各个工作室提供投标竞标方案,并由此选择合作对象,当时时间合适,于是做了一个TCG方案去竞标。
具体的思路其实比较单纯,目标IP是一个多英雄PVP对战网络游戏,我的首要目标是提取体验,也就是考虑删掉什么,最后我把经济,小兵,中立生物全都去掉,希望只保留玩家最喜欢的部份,也就是英雄之间的冲突,以此为核心设计体验。
设计的挑战是存在的,首先,英雄肯定是永久物(万智牌术语,可以理解为炉石的随从,游戏王的怪兽),其次,这肯定是个熵增单局,威胁需要膨胀,再次,由于聚焦于英雄,局内永久物的数量肯定少于类似的游戏,那么离场和返场需要特殊处理。
最后我在万智牌的奥扎起崛起系列中找到了灵感
生物的升级机制可以解决需要威胁膨胀的问题,早期的英雄弱小,可以充当前期威胁,而在恰当的资源投入后,英雄会获得升级,使同名的英雄,在后期可以产生变化:不论是数值强度还是异能。利用电子卡牌的特点,可以将重复抽取的英雄卡变成「场上同名英雄的升级卡」。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去除,也就是英雄离场的问题,如果英雄只能出场一次,被解了就没了,那就没办法达到多个英雄团战的高潮局面,这个也是不希望看到的,于是同样从万智牌中借鉴——EDH的指挥官——英雄被消灭后,会回到后场进行复活准备,准备结束后可以再度施放(已经升级的复活后还是升级状态),当时也留了后手,如果太轻易就复活加费(指挥官复活税)。
多次纸面测试后,我们发现英雄升级这个事情特别有趣,且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法术时机,例如将某些英雄的终极技能做到升级瞬间施放,对敌我双方都增加了博弈空间,最后也将英雄(绝大多数)的升级固定为只有一次,以此来强化升级的仪式感和价值。
最终设计出的单局别具风味,生物应铺就铺,随着游戏进行场面越来越大,英雄之间的配合效果很好,同样,破坏掉敌人配合链条的感觉也不错,双方交互频繁且有趣,英雄的多样性也得到了支持,有的1费起,升级变8费,有得5费起,升级变6费,也很好的还原了IP的核心风味。
虽然最终由于一些不可抗力无法亲自落地这个设计,但仍然在竞标活动中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另一个TCG是一个内部小项目,当时希望设计一款以「英雄团队射击」为主题的TCG单局。知道这个Case的人已经都不在腾讯了,所以应该不存在敏感问题。
主题仍然是英雄对抗,但强调的是射击要素,所以设计逻辑略有区别。而且,这次我希望角色本身的能力更强一些,拥有更强的扮演感。
我的设计起点的参考是「Sentinels of the Multiverse」,一开始就是用类似的角色,然后换成pvp,看看会发生什么。简单的几轮纸面测试后,保留了多英雄和每个英雄独立牌库这个要素后,就开始着手重构。
最终的设计中,有两个点我比较满意,一个是地图,一个是升级
地图
我首先把角色分成「近战」和「远程」,然后由于目标产品是一个多地图类产品,所以我考虑了地图和移动。
第一个地图是一个简单的「三层楼」,类似Kards的地图,由双方后场和前线组成,而第二个地图则用到了CS娱乐地图中Blood Strike的「回形地形」,四个长形区域排列成一个正方形,中间一个空洞,大概就像下面这个图一样。
在不同的地图上,这套规则下的近战和远程的体验有很多不同,基本规则和地图的多样性有较好的契合,对原IP的体验还原也比较到位。
升级
由于仍然是少量英雄持续作战,所以也用到了升级机制,这次采用的是当一个英雄抓空自己的牌库时会升级(英雄牌库非常小,牌库抽空会洗回),升级不但会提升属性,触发效果,还会将几张新的英雄牌加入牌库(采用DBG的重洗牌库模式,新牌来自局外,感谢炉石的伊瑟拉)。这种体验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弹药感」,当我打空弹夹后,换弹重新作战。
辅以回合结束时补充手牌的设计,鼓励玩家更多的出牌。这版设计下,角色可以多次升级,所以效果会反复触发,角色的卡池强度会随着对战进行而大幅提升。
后来再回顾时,发现抓空牌库升级这个设计,其实在另一类模型下表现更好,比如《冷战热斗》这种打出的牌会给对方增益的游戏中,玩家需要在自我升级与强化对手之间做取舍,会产生更好的表现,如果以后还有机会的话,可能会深入一下这个设计。
这个Case受制于TCG本身的商业前景,受到的关注不多,迭代没几次之后就终止了,原型的裁剪还没有达到满意状态,虽然挺有亮点,但也算是遗憾。
这个Case参与过的人大多也不在腾讯了,而且这次和IP没有关系,多讲点应该没问题。
关于自走棋本身,我做过一点浅薄的研究,大体上是这么个理解:
当时肩负设计任务的我其实很绝望,我们没有IP,不能照搬,上层给出的设计方向(大幅扩张玩家数量)无法导出合格的单局模型,而缩短游戏时间在无IP教学的硬伤面前也没什么用。我大概努力了接近2个月的时间,最终在偶像Reiner Knizia 1999年的桌游作品《RA》中获得了启发——如果我买入的不是一个英雄,而是一组会怎么样?
基于这个思路,我做了以下设计:
这个设计下,随着玩家军队规模的逐步扩张,玩家会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场面作战也会非常热闹。而由于没有那么多不同的棋子,记忆成本也大幅下降,使得理解门槛得到了一些降低。
抽象后的纸面模型也可以分享一下,需要一点随机数计算器的支持:
在Excel里记录一张表格,然后写一个随机生成队伍的小脚本,就可以纸面测试了。随着游戏的进行,骰子越来越多,成功率也越来越高,后期非常刺激。在电子化场景下可以表达出壮阔的战斗场景,应该会很有趣。
这是一个在横版格斗场景下的3v3的PVP模型,模式为占点。
这个项目的原始目的是为了在横版情况下模拟MOBA的体验,随着设计的深入和来自各上层的需求注入,元素被添加得越来越多,复杂度过高,而缺少裁剪,遗憾的是乐趣并不突出。我们陷在这个单局上已经挺久了,需要一些改变。
此时项目中多数人对占点地图的理解都来自于守望先锋,我在比较了守望和风暴英雄两者后,在风暴的地图「布莱克西斯禁区」中得到了另一种思路,并做了以下重新设计:
地图大概长这样:
这个单局舍弃了原有的尽量还原MOBA体验的多要素设计,只实现了一个关键要素:不同人数规模的对抗。DEMO实际测试时展示出了足够的乐趣:
要还原这个体验需要一些限制,例如不能有全屏系大招,A区域内的战斗不能影响到B区域内等。我们当时的受击模式进行过一些改动,浮空和硬直大幅减少了,并不能预测在高控制状态下的单局表现,不过,从体验的角度而言是个很有趣的关卡,值得记录一下。
做过一些浅薄的研究,分享其中有趣的一些感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如果游戏单局的基本规则模型做出来,不够好玩,是否能通过后续在角色身上做出很多花样来解决问题?
我认为,大概率不能。
我记得万智牌的设计院文章分享过一个事情,当年为了测试,他们互相组出来了2副白模套牌,即没有瞬间,没有除飞行以外的异能,没有非基本地(我怀疑这就是之后的7版新手套),在这个情况下来测试,结果发现游戏仍然很好玩。
这说明复杂如万智牌这样的游戏,其最基本的规则——威胁膨胀,牌库随机,不对称信息——所构建起来的体验都是足够有趣的。底层规则,是单局体验的树干,而后续复杂的牌面规则和结算机制,是生长在树干上的茂盛枝叶。
这也说明,游戏(单局)的基本规则,应该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模型概括,并且验证有趣,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添加复杂度较高的其他内容——这样做是构建以核心玩法为卖点的游戏的相对稳定的方法。
但很多人往往会陷入一种误区:当发现游戏单局不好玩时,不是检查基础模型,而是试图给单局加「新东西」,决策者常见的说词是“我们的核心玩法不够,但加上X就好玩了”。当你听到制作人这句话时,建议冷静下来,好好审视一下项目类型,如果是以核心玩法为卖点的项目,那么这句话意味着当前的风险正在急剧上升。
分享一个实际的工作案例:
案例发生在K项目中,K项目是一个非组队的,单人回合制宠物养成游戏,我的任务是尝试为其设计一个全新的单局对战模型,以支持其pvp深度。
游戏的单局底层是宝可梦(阿尔宙斯之前的时期),对战双方场上各有一个宠物,同时出招,可以选择不出招但换宠,我的主要思路是减少系别数量,让玩家的关注力从系别转移到技能中来,由于是同步博弈,模型依然是石头剪刀布,我将其作为基础特性赋予了所有的技能,设计迭代分成了三步:
整个迭代全部在纸面完成,过程自下而上,随核心玩法的思路逐步扩展,每一个迭代都是在前一步白模测试后,再继续推进,在保证基础博弈稳定的情况下,最后再考虑风味。
游戏的产品功用
我们知道用户购买一种产品,很多时候是为了获得一种服务或体验,比如买电钻是为了买墙上的洞,那么,玩家来XCOM这一类「策略PVE」游戏,是为了什么?
我认为,核心目的中至少有一点,是为了获得「自己聪明的自证」。
所以,作为提供情绪体验的游戏产品,应该为玩家提供这种环境,怎么提供呢?
让玩家击败「强大但是愚蠢」的敌人。所以游戏单局的体验设计,就可以分成两个主要目标:如何使敌人强大,和如何使敌人愚蠢:
如何让敌人进一步强大:
产品功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角度,在系统部分,谈到生命周期变化时,还会遇到这个命题。
战棋单局的反馈问题
战棋游戏,特别是电子战棋游戏,与竞争对手相比,节奏偏慢,这表现为:
输入节奏
反馈节奏
可以理解为,玩家从战棋游戏中获得反馈的成本更高,包括输入和等待的心理成本,这是节奏慢的根基。
另外,还可以看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来自「移动」这个指令本身,在付出了很高的成本后,移动带来的反馈其实并不强烈,在很多游戏里,移动行为本身并没有推进单局的进展,需要靠移动后的攻击指令来完成。移动是战棋游戏的特性,如何优化移动体验本身,就是改善战棋单局体验的重点问题。
XCOM的掩体,以非常巧妙的方式优化了移动体验:
战棋玩家可以回想一下最早接触这类游戏时的情景,当你选择了一个角色,在一个巨大的地图上展开十多个可选的格子,让你选择一个落点,而其中大部份格子选择的结果并没有什么不同,面对如此多的选择的时候,玩家是很迷茫的,对于任何一个新接触战棋游戏的玩家来说都是这样。
XCOM设计了掩体,角色的移动移动是从一个掩体移动到另一个掩体的(游戏的攻血比非常高,玩家角色暴露在掩体外的格子里时,会提高被击中和被暴击的几率,停留在掩体外无异于自取灭亡),角色的移动范围内,每次只有少量的有效掩体可供选择,这样减少了玩家移动落点的选项数量,降低了选择的负面体验。并且,由于掩体的防御性能特别强,而拔除掩体的手段受限,通过移动绕后来侧袭敌人变得很有价值,这又提高了移动行为所带来的反馈,这个设计我个人非常喜欢。
次序行动与轮流回合
在研究战棋类游戏时,我们会发现有两种主要的行动模式(同时结算请参考同步博弈),分别是
这两种模式在设计上有哪些不同?
其实答案并不难,只是这个问题很重要又时常被忽略,这个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分配选择,是将推进游戏进程的能力,分配在个体上,还是分配在个体间
从后继者的改动中进一步学习
后续在市场上衍生出了很多与XCOM长得很像的产品,这些产品总是良好的学习对象:它们会展示出制作者对于原模型的理解,并且,相对于原模型一定会有所改动,这些改动带来的影响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而省去了自己去开发的实验成本。
通过对后继者的共性和差异的研究,可以加深对原产品的理解,其中一些典型改动有:
这上面的每一个产品都教会了我一些东西,有的改动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所有这些参考产品中,最让我最感到惊喜的,则是《马里奥疯兔》所做的改动。
大多数后来者,都企图在攻击行为上进行加法,疯兔则提供了一个我更喜欢的思路:强化移动行为。
整个战棋游戏的关卡,只有三类元素,分别是
疯兔通过强化移动行为,使玩家角色通过「移动」行为分别与每一个元素互动:
其中踩踏和滑铲将攻击行为整合到移动行为中,给移动带来了强烈的正反馈,使得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变得更加有趣,实在是相当的高明。
提到WOW的职业,大家都会说是战法牧、铁三角,这个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一个策划希望做一个其他类型的,多角色的游戏时,仍然会本能的考虑到这个框架。我也是这么干的,直到因为工作需要,开始研究DNF,才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原来的认知。
我接触DNF时,已经是卢克末期了,虽然久仰大名,但我作为一个动作游戏苦手,此时是我第一次去玩这个游戏。当时让我特别好奇的事情是,为什么副本的职业岗位会用 「主C,控制,增伤」 来划分,而不是战法牧?沿着这个问题往下深究,我得到了一些新的理解。
WOW与目标选择
在魔兽世界中,游戏的(PVE)基本战斗流程其实是一个以 「锁定目标 -> 施放技能」 为核心的循环体系。当你锁定目标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技能都是能命中的,基于这个前提,魔兽世界中许多的技能都需要玩家根据命中后的结果来进行判断和响应,而玩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次也只能锁定一个目标。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职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三种职业其实是围绕目标选择的三种体验,即:
在这个核心机制的约束下,其实没有全新的、基于目标选择的基础体验,这可能是战法牧职业设计框架稳定这么多年的原因之一。
DNF与非目标选择
而DNF是一个横版格斗/动作游戏的核心体验,它不是基于目标选择的,因此,强行为其设计战法牧的铁三角职业框架,并不切合这个类型的基本体验。这类游戏的基本体验是「连招」,也就是,控制链的衔接。
横版格斗类游戏的输出,是基于「连招」的,在敌人受控(浮空或硬直)的情况下,持续造成伤害,同时维持受控状态,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分解出,在核心体验下,玩家的两个目标:造成受控状态和对受控目标进行输出。绝大多数游戏中,这两个目标是同时完成的,通过调整分配在两目标间的能力比例来塑造不同的技能。
在这样的理解上,我们就能进一步挖掘出DNF模型下的Boss战的流程:
可以看到,这类游戏的玩家职能就因此被拆分成了输出和控制,也同时暗示了一个设计要求:「玩家的输出,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不是瞬间完成的。」
以此推论为基础,后续的设计就变得有趣了:
将以上各个职能要做的事情,拆散并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中去——不建议单一职能,平衡性会比较难控制——也就是任何输出职业也有一点点控制或辅助能力,其他职业也类似,这样就会天然的产生相互配合的基础,也产生了职业间的相性(A和B配合更好,而和C在一起时,需要更多玩家技术层面的弥补),以及Boss和队伍的相性。
在这个设计框架下,群体连招,就有可能被有意的设计到关卡中,又可以被玩家自行发掘出来,从而制定策略,最终取得战胜boss的成就感。
已经看到这里的话,可以尝试一下分析三个MOBA游戏:DOTA,LOL,风暴英雄(1.0),你可以通过岗位的设计反向推出一些有趣的结论:对类似单局的「核心活动」是什么这个问题,三个制作组的理解其实是不一样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了。
岗位与职业这个话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入,聊一聊职业设计本身。
基于职业资源的设计
角色的职业其实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含义:
简单的说,岗位就是核心单局需要我们做什么,职业体验就是我们怎么做到岗位所要求的事情。
上面对DNF的简单解析,是针对岗位的,任何一个游戏的岗位,都要与他的核心单局相关。接下来可以聊一下职业的体验设计。
职业设计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A职业和B职业完成同样的职能,但是他们的体验要区分开。
分享我自己比较常用的一个模型,最早在我做MMO时开始思考,后来在战锤OL,以及DND 4E等产品的启发下逐步完善,简化下来大概是这样的:
首先,不论职业如何分布,玩家行为的最终目的都会收束到岗位的要求,以及对游戏进程的推进上。我们先简单的把这俩称为核心行动。
然后,再此基础上,添加一种我们希望这个职业去做的某种特殊的行为,每个职业的特殊行为都不一样,比如有的鼓励你不断移动(亚索的风槽),有的希望你交替使用技能来展现风味(平衡德),这些称为独立行动。
这两种行动通过「能量」机制联通起来:
举例而言
我们可以在诸多游戏中看到能量体系的运用,从最简单的放技能攒buff,到复杂的与特定敌人互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玩家的行为,使他们专注于游戏中少部份的事情上,从而塑造出不同职业的不同关注、行为、和手感。
模型本身比较简单,实际应用中则要考虑更多的问题:
能量机制虽然可以用来塑造职业体验,但是它不仅仅能做这件事情,很多时候我们还会用能量来控制节奏(WOW盗贼的能量条),或者限制行为(LOL中男枪的子弹),在塑造时要综合考虑。
4.4.3 来自炉石传说的打脸
在我学习研究和工作的时间里,学到最多,影响最深的游戏类型,那必须是卡牌对战游戏(TCG/LCG/DBG…),这个小众类型对我而言就是一座宝库——但我打得还真是挺菜的。
我想记录的是被炉石传说打脸的经历。在炉石诞生之时,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对卡牌游戏的理解,基于万智牌,整个游戏单局基本上可以这样拆分:
我当时对这个理解非常有信心,所以当我看到炉石减少了时序,并减少了可交互的元素时,我直觉的认为他产生的变化会相对于万智牌大幅减少,所以我当时下了断言:炉石的长期运营会遇到问题,会比传统卡牌更早衰败。
唉,人无知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自信。
事实证明,炉石传说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线,并给后来者指明了方向,这个路线就是拥抱电子化。
许多人对炉石成功的解释时,都会提到随机性,拿来做例子的往往是投弹手或者关键字「发现」,但如果往深一点去探究,结合炉石一路过来的各种更新,就会看到其背后的核心思想:充分挖掘电子化带来的特点,做出在传统桌游上难以完成的设计,这包括并且不限于:
其中很多的设计,在桌游上实现同等体验会变得比较复杂,使玩家的体验成本升高,而在电子游戏的加持下,可以把复杂的计算、监督等事项交给机制去完成,减少玩家所需要理解的内容,更多的关注乐趣。
这不但带来了许多有趣的体验,并且,由于植根电子产品,没有任何历史包袱,炉石可以在这条被市场验证的设计道路上继续前进,而传统的三大TCG需要兼容线下体验,想跟进都非常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在Marvel Snap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BB(前炉石设计师)沿用了这部份思想,使得游戏和其原型Smash Up! 相比,不但进行了简化,也产生了体验的区分。
按我自己的经历,系统策划的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
作为一个系统策划,其基本工作就是在编写规则说明,这个规则也分三个部分:
系统的清晰性
系统设计中的清晰性问题,其实比玩法设计中出现的更多,也更难察觉。
首先,规则的教学常常是有问题的,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也遇到过有如「玩家协议」一般冗长且难以阅读的系统规则说明,说心里话,我不认为这样的规则说明是有助于玩家理解游戏的,它最大的作用是避免背锅的「免责条款」,我在过去的工作中,也写过不少,很是尴尬。
除了这种过于直接的甩锅方式,还有一些经常会出现在系统功能的新手引导上,那就是密集的推送,比起玩家是否真的有学会,这种方式更在意的是我是否教过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能难以起到理想的效果。
这种在玩家接触初期就推送过多信息,从而导致的过载,其实也会发生在游戏系统的具体设计之中。主要表现为游戏早期,试图让玩家理解大量信息并做出决策,尤其常见于装备这种系统中,似乎是附带词条越多,玩家就会觉得价值越高,这在一些古早的纯数值追求型游戏中可能有用,在游戏需要玩家进行理解并做出决策的情况下,就不一定好用了。
在各装备的设计范本中,我个人很喜欢阴阳师(上古版本)御魂的结构:
在这个结构下,玩家的学习路径是比较通畅的:
首先他们可以忽略抽象的数值,把注意力投放到更有特色的套装机制上,更容易体会到乐趣,而后自然而然的转向对品质的关注,在玩家已经熟悉了游戏的循环和内容后,再引导向属性价值筛选等更抽象的路径上,每次只关注一件事情。
沿这个思路进一步推演,就可以设计出更容易学习和理解的装备系统,让玩家平稳的从早期乐趣过度到核心追求。
以我粗浅的心理学知识,目前我们所知的人类对乐趣体验的感知,大体上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分类:
每个人的大脑,对这三种快乐体验(以及背后的神经递质)的需求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乐趣偏好。
每一个成功的游戏产品,都提供了这三种乐趣,侧重方向则各有不同。其中,对玩家胜任感的塑造,是一种塑造内部动机的方法。
回到之前讨论内部动机的问题,从系统层面,如何设置奖励,能够最少的破坏内部动机,促进玩家参与呢?
核心点是引导玩家的归因,将奖励因素从“完成某项工作”变成“个人技能提升”的提示。
可以考虑,将奖励的分配从「打工获取」转为「成就获取」,具体而言就是奖励的分布应尽可能的分配给段位提升等表彰玩家技能水平进步的节点上,而更少的分配在“参与XX次活动”这样的日常任务上。
这样,当玩家获得奖励时,会更有可能归因于「自身游戏技巧的进步」,保护他的内部动机。
任何游戏研发项目,其资源都是有限的,应该聚焦于核心目标之上,才能构造足够出色的核心体验;在用户侧,玩家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游戏在早期玩家学习阶段,没能传达出清晰且聚焦的乐趣,就可能造成流失。
在立项论证这个事情上,最重要的是「匹配」和「聚焦」
我一般只会提这4个问题:
单独的解答每一个问题似乎并不困难,难的是这几个回答之间的匹配度,这些答案会汇聚起来讲述一个故事,呈现出战略的核心要点。
在最后呈现的这个故事中,可以留有一个不确定的问题,这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的敬畏,也是项目明确的尝试和突破方向,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多达两个或更多的不确定,那就比较依赖奇迹了——不是说不能做,游戏界还是有很多奇迹的,但还是尽量控制一下成本规模比较好。
在这里翻车,就是项目方向性问题,在现在这种市场竞争环境和游戏的研发成本规模下,方向失误,是很难通过后续努力来弥补的,在项目后期,随着沉没成本越来越高,项目进行方向性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就只能转化为对制作品质的无止尽要求,希望通过提高品质来弥补方向问题,这样大概率会产出「精致的垃圾」——品质很高,但缺乏市场需求的产品。
另外,我也不认为游戏核心体验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被宣称的体验能制造得出来,符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并能获得足够的收益使之健康盈利,那么这就是个成功的游戏,不论它在哪个部份有所创新,都是符合商业的基本规律,是被市场承认的「体验塑造」型商品。
补充一个在立项层面存在矛盾的例子,曾经参与过一个独立开发者的单机游戏评审,核心玩法是横版格斗+吃鸡,产品本身质量是不错的,但这个项目存在两个主要矛盾:
因此,这个项目想要取得成功,对运气的依赖程度就会高一些。
关于立项有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解决痛点」,这句话被炒作了太久,以至于研究产品时上来就盯着缺陷的部份看,然后试图通过“复制先发产品的体验,并解决某些缺陷”的加法思路与先发产品竞争,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比起「解决痛点」,更优先的应该是理解用户“被良好的满足“的体验是什么。
事实上,如果面对的是一个老牌的竞争对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个持续运营的游戏时,那么在其长时间的运营期内,会不断的向游戏添加内容,对于这样的产品而言,其用户很可能被过度服务了,在此竞争环境下,思路不应该是「增加什么来解决痛点」,而可能是:目标产品提供了ABC三种较为核心的体验,我是否可以删掉A体验,然后把B做得更极端,从而吸引对B体验有更强烈需求的用户。
你一定听过一些关于游戏体验的争论:“XX游戏是因为XXX的体验才成功的” vs “我周围的XXX玩这个游戏根本不是为了什么体验,只是用来社交。”然后争得不可开交,一定要分出个对错胜负来,如果是我来评判,很多时候我只能说都对,因为游戏产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玩家的需求是不太一样的。
一个游戏发布后,不会第一时间就捕获到所有的目标玩家,(一般而言)它有一个缓慢的自我发展的过程,在这个缓慢的捕获过程中,逐步加入的玩家,对游戏的「功用」需求是不一样的。大体上可以分成这么几个阶段:
所以,当我们在争论时,要代入不同的用户和产品发展阶段,这样就会发现我们两者之间的矛盾其实并没有那么突出。
我从这个结论往下推论会得到一些有趣的个人观点:
在我研究的产品中,按照设计逻辑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虽然如前所述,用户构成中还有很重要的「持续活跃用户」,但针对此类用户的商业模型变化特别多,演化也很快,我的水平有限,对活跃用户的商业模式缺乏理解,就不发表看法了。
向新进要收入
我们都经历过的数值卡牌换皮游戏井喷的那个时代,这些换皮抽卡游戏就是向新进要收入的类型,他们在增量的市场中有举足轻重的商业地位,也在存量市场下面临一些挑战。
这个诞生于页游时代的典型买量模型,对回本周期有非常高的追求,借助其夸张的资金周转率,游戏在增量市场的环境下飞速发展。
回到产品体验的体验设计层面,如何能让玩家在早期就投入重金呢?
核心思路是让玩家早期的货币投入,可以以滚雪球的方式提升其能力,越早投入滚动时间越长,效果越好。所以这一类游戏的结构中,肯定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系统:
除了体验设计之外,在发行层面,这类游戏呈现出了洗量的模式,由于绝大多数收入都是由用户在早期提供的,所以如何获取更多的新用户,成为了这类游戏最重要的命题。在增量市场的情况下,有大量便宜的流量未被转化,而由于模式已经被验证,所以谁能尽快获取到新增的流量,谁就能在这个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可以理解的商业策略:
如果市场可以一直以增量的形式发展下去,这个逻辑也许能够持续,只不过如同查理·芒格所说:
“如果一件事无法永远延续下去,它最后就会停下来。“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用同样策略的厂商越来越多,新用户的增长则越来越缓慢,新进的价格水涨船高,因为这个策略中,收入与新进拥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产品的利润率可能越来越不好看。面对市场挑战,从基本逻辑来看,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要么降低新用户的获客成本,要么提高用户的LTV。前者意味着继续寻找增量市场,导向了产品出海策略,后者则继续深耕本地市场,导向了对持续活跃用户的商业化挖掘。
向回流要收入
另有一些产品则不同,他们的主要收入与新进规模的相关性并没有那么显著,更多的来自于「长期活跃」玩家。
这类「长期活跃」玩家并不是像MMO点卡收费时代所说的天天上线的活跃,而是玩家与游戏之间建立了一种松散的连接关系,他们会暂时离开游戏,但不会放弃关注。
一些成功的IP游戏,即使你离开当前游戏产品,也并未离开你的游戏世界/社区,只是暂时以另一种方式在进行体验,例如宝可梦,不论你是在体验主机游戏、动画、桌游、周边,都是在以不同的窗口体验同样一个幻想世界,你可以在多个不同的产品中切换,但从未真正从这个IP之下流失。这样的游戏中,玩家的生命周期非常的长,并可以在任何节点回到游戏产品中,再次成为游戏活跃/付费用户。
在目前的市场上,内容游戏和单局向游戏都有此类成功的案例。
「回流类游戏」需要与玩家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关系,需要持续运营投入,因此也需要持续的营收来支撑,这就造成了在游戏的价值分配上与「新进类游戏」的不同——游戏需要持续推出玩家认可的有价值的产物,所以游戏中的核心价值品难以保值。也正因为这一点的差异,一个游戏很难同时满足两类用户。
这样导出的商业策略,会造成ARPPU相比前一类「新进类游戏」大幅减少,「回流类游戏」的回本周期会长很多,难以在短时间内爆发出足够吸睛的收入,在早期市场中,流量会向层出不穷的「新进类游戏」倾斜,为平台方获取更好的商业回报。相反,在存量市场的环境下,「回流类游戏」的表现相对稳定,对获客成本的激增并不敏感,可能更容易得到平台的支持。
矛盾与机会
商业模式与核心体验之间需要匹配,才能相互支撑。当前(2023上半年)游戏市场上,有一些产品,例如某些SLG,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其商业模式和体验设计之间仍然存在一些不匹配。
这种不匹配可以理解为,产品在设计之初低估了其生命周期的长度,因此选用了针对新进的商业模式——在早期投放昂贵且保值的价值品——在游戏运营到后期,随着游戏新进用户增长放缓,游戏需要从非新进用户身上获取收入时,就会遭遇困难,一方面其价值体系已经被市场和用户所认可,难以修改保值载体的价值,另一方面,又由于价值过于集中,修改其他的东西难以奏效。这类产品一般会采取「新增系统」的方式来创建新的价值追求,这就走上了「新进类游戏」系统集成的老路,可能会提高复杂度,压制回流意愿,而且当前活跃玩家也不一定会买账。最后呈现的可能是:数据上,产品的收入与新进规模相关度很高,在实际运营中,需要持续进行较大投入的后续开发,宣发和研发成本都长期保持高位。
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这种矛盾可能会被某个产品解决,从而建立一套新的商业和体验模型,革新品类,获得商业成功。这可能需要时间,还需要极大的勇气。我虽然离开行业,也期望着能看到产品诞生的那一天。
漫长的告别
终于接近尾声了,22年年中的时候,一位朋友问我想不想做个策划相关的培训课程,借这个机会我整理了一份课程提纲,最后课程的事情黄了,我也忘了这回事,直到今年归档文件时重新翻出来,看了看觉得还算有趣,不过按我的衰退速度,如果不写下来可能很快就会忘记,于是索性就找个地方记录下来,这也成为了写这篇回忆录的初衷,只是没想到足足用了6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完成,后续的修改,就随缘进行吧。
关于为什么离开游戏行业?主客观原因各有一个。
客观原因是从今年开始,我因为自身的原因,难以从事一份长时间的全职工作,而游戏行业的工作强度是众所周知的高,这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主观原因则是我意识到自己还想要进步的话,以我目前对商业的理解水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加许多实际的商业实践,但游戏研发的周期实在是太长,如果需要三年才能与市场对话一次,那么在我有生之年恐怕也无法达到目标,这还是在不考虑外部其他风险的情况下。所以我需要寻找一种更快速获得反馈的工作,来提升我对商业的认知,我必须投身其中,才有学得会的可能性。
我不知道自己最后会落脚到哪里,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回归,毕竟这是一个持续探索自身,和持续探索世界的过程。前路必定艰辛,但世界如此之大,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容身之处。
仅以此文,让我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