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丨礼仪志四》中有云“河渎封灵源公,济渎封清源公,江渎封广源公,淮渎封长源公;而《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中曾经交代“泾河龙王”生有九子:分别为龙第一个小黄龙,见居淮渎;第二个小骊龙,见住济渎;第三个青背龙,占了江渎;第四个赤髯龙,镇守河渎;第五个徒劳龙,与佛祖司钟;第六个稳兽龙,与神官镇脊;第七个敬仲龙,与玉帝守擎天华表;第八个蜃龙,在大家兄处砥据太岳。此乃第九个鼍龙,因年幼无甚执事,自旧年才着他居黑水河养性,待成名,别迁调用,谁知他不遵吾旨,冲撞大圣也。
而当时的黑水河小鼍龙已经是取经过去式了,而剩下的四渎就是“泾河老龙”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我们这几关中的隐藏boss。原故事应当如下:
泾河龙王死后,四龙子惴惴不安,西行之后,更添新愁,所以四个龙子又跑到袁守诚那里算卦,先是潜龙勿用卦,所以他们上表天庭,请求辞掉四渎龙神任命,但是天庭不许。忽有一日,袁守城寻至四龙,言卦象有变为“潜龙在渊,有可乘之机”,因此四个神龙各寻出路,自行谋划。
其中老大赤髯龙(黑松林隐藏boss)选择前往黑松山,将自己的宝贝交给黑熊精买了块地,终日沉睡,但是醒来之后发现不会飞了,所以就又向黑熊精求助,黑熊精就告诉他说“龙无云不行”,把他从南海带来的博山炉卖给了赤髯龙(坑人)。但是因为博山炉需要消耗灵蕴点燃,所以持续时间不长,因此只能困居尺地之间。直到遇见了“天命人”……。
老二小骊龙(黄风岭隐藏boss)刚开始选择困局龙宫。有个成语叫做探骊得珠,因此骊龙也被众人觊觎良久,一日有个年轻人(皂色衣袍,月白项链:应当是黄风怪)来到龙宫,劝说他把财宝交给自己,并跟随自己回到自己住处,同时两个人都是受到了一个算命的指示。因此小骊龙来到黄风岭静候天命人……
老三青背龙(小西天隐藏boss)选择前往小西天找黄眉避难,但是他又不想拜黄眉为师,因此就和黄眉打赌,500年钓鱼不动就可让他在湖中修炼,但是如果动了,就要进入黄眉的人种袋中修行。因此游戏中遇见青背龙的时候发现其大雪满身,枯坐垂钓。
老四小黄龙(盘丝洞隐藏boss)直接选择藏在了袁守城身上,跟着袁守诚游历南北,但是我们碰见小黄龙的时候周围并没有袁守诚,因此可能是出现什么缘故让它在此等候?
综上,可以发现隐藏boss“四渎神龙”的故事完全与“袁守诚”密切相关,而袁守诚应当就是游戏中的“葫芦老者”,另外由于“天命人”的设计,所以袁守诚应当也是“天命设计者”的一环。第二结局中无法预知未来和天命相关刚刚好也证明了这一点。妖魔鬼怪皆是我,神仙菩萨一般样。泪若涌泉莫相问,仰天大笑是荒唐。
袁守诚判词诗刚好印证了这一点,起码就目前而言,“四渎龙神”避祸不能,虽为隐藏,但是还是被“天命人们”找到了,也是个be故事。
话说极西之地有一国,名为流沙国,传说流沙国遍地黄金,故而又名黄金之国。该国传说为日落之处,日乃太阳真火,落于西海之间,如火淬水,接声滚沸。每到申酉时,国王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杂海沸之声,谨防振杀城中小儿。
这所擂之鼓,名落日鼓,原是佛祖所赐。百姓凭此鼓得以安居,是举国上下崇信佛法,为佛祖塑了许多金身法相,又称黄金佛国。可随着信众日多,寺庙遍布,大家日渐信佛不信王。国王对此十分不满。丞相洞悉了他的心思,上疏止浮屠,以言无佛,国王遂下令,拆毁寺庙,驱赶修行之人,改国名为斯哈哩国。
此事兴起不久,一日黄昏,城楼击鼓,国界之外尘土纷飞。有一大虫,名为蝜蝂(隐藏boss),身负佛头掘地而出,将边陲村庄破坏殆尽,死伤无数。自此之后,但凡日暮击鼓,大虫必出。臣民进言,说此乃止佛的报应,国王只得停下此事,派大军去剿灭妖邪。可大军并非妖邪的对手,牺牲无数, 有一双头怪人士兵(鼠都尉)发现一法——当妖怪来袭,就将煤灰撒在其上,然后以烈酒喷出火柱,吓退妖怪,但此法虽然可以退敌,但依然难以根治祸患。
幸而,有个黄发黄毛的修士(黄毛貂鼠boss)途经此地。他为人仗义,最见不得不平之事便协助大军斩杀了虫妖。国王将其敬为国师,他便在斯哈哩国修行了数年。
话说国王育有三子,长子最受国王宠爱,其人英武有力,在蝜蝂之乱中,屡建奇功,被封为英武将军。二子天生神力,只是略带憨意。三子饱读诗书,文武兼备。自黄毛貂鼠被封国师之后,不论朝政大事,民生细务,必先征其意见,听其看法。在国师的提议下,国王颁布了"敬鼠令",十里八乡的老鼠精怪,纷纷往城内迁徙。大王子因阵前有功,被封为英武将军,却被一个妖怪抢了风采,十分不甘。三王子也不满妖怪当政,两人联手在朝中闹了数次风波,却仍未动摇国王对国师的信任,三王子最终负气出走。
此后逢国师诞辰,举国上下均供奉其画像,连国王也亲临护国寺,为其添香祝祷。大王子愤懑难忍,当众掀了香案。国王一怒之下,将大王子下了监牢。国师却不生气,反替大王子说了许多好话。大王子得知国师求情,更认为他是个城府极深的邪魔,成日在监牢里咒骂不止。国王得知此事,深觉儿子放浪狷介,应严加管教,便下令一日三餐只可送至牢门前,不许任何人探视。
不知过了多久,这一日,饭食迟迟没能送来,大王子正是惊疑,却听锁钥一响,牢门居然开了。大王子边自己走了出去,却突然发现外面往来穿梭的侍卫竟然没有一个人样,全是些穿着衣袍的老鼠。大王子以为国师带着鼠妖篡了皇位,心下惊惶不已,一路横冲直撞,闯入父亲的金殿。
只见一只矮矬的老鼠,以其父之声,唤他两句。大王子以为其是假货,故一把夺过侍卫的刀,劈向国王。但是刀被国王近旁一只手持巨锤的鼠妖架住,两个斗在一处,殿前乱成一团。打斗间隙,大王子无意瞥了一眼王座旁的铜镜,镜中哪有什么英武将军,原来自己也变成了一只肥硕无匹的老鼠!大王子自此惊惧,忽染癔症,此后再也幽居不出。
而国王此时才发觉,原来自己一直即是以老鼠形态示人。自此便有传说,西方有一斯哈哩国,国中人尽是鼠辈,然举止似人。 客官若问,国师何往?答曰:在国中修行数年之后,它忽惊国中人鼠惊变,深感祸由己引,遂带手下妖怪离城而去,寻救城良方。至于后来?那就是下一个故事了呢!
这个故事还得从花果山灵明石猴出生说起。话说那花果山中自灵明石猴诞生之后,所遗仙石又经千年日精月华的滋养,自修自练竟化成个山一般大的精怪。这仙石与那石猴类似,原有神力。但不知何时何人在他身上,种下了一颗肉佛头。自这肉佛头生出,便无时无刻不汲取仙石体内的灵蕴。仙石神魂倦怠,只得伏入地里,吸存天真地秀来补足自身,时日一久,就将那周遭山间的灵蕴俱吸了个干净,导致花残叶凋,生灵皆不可活。而那肉佛头自得了滋养,反成了这石身的主人一般,精神饱足,竟在体内孕出识蕴来,化名“大石敢当”(花果山boss)。
而在花果山万里之外的极西之地,有一地名为“黄风岭”,其命名原有已不可知。常言道:飞沙走石,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说的正是黄风岭的景象。而黄风岭之石恰如花果山之石,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遂感通灵,修成了几只石精。其中有两只,因道行较深,被授以了山神之职,分别叫做“石父(火焰山小boss)、石母(黄风岭小boss)”,其中关键诀窍正在于石之精魄——石英。
一日,岭中不知缘何生出了几颗佛头,有眼耳口鼻,筋肉俱全,长在土里,十分古怪。即见活物,这些肉佛头便放声嚎叫,若对方靠来,它就一口将其吞下。有个石精见这肉佛头诡异,要除了它,保护山中生灵,就一下撞在那佛头上,将其碾作了肉泥。这肉泥黏在它身上,不久竟依凭它的石身,又生出个石佛头来。自此,那石精全然变了心性,成日在山中搜寻其他肉佛头,先将其砸烂,再把残骸包裹到自己背上。随着它的佛头日益增加,它也不再感什么天地之气,全以啃食山中生灵修行。石精们都斗不过他,经常被撞得粉碎,神魂俱灭。而这佛头也仿佛那花果山佛头一般,名为“石敢当”(黄风岭小boss)。就连石父、石母也奈何它不得,只能若有过路人或精怪经过黄风岭,便驱离之,以防其人遭受佛头之厄。话说,黄风岭中除山神外,还有一名土地,与山神关系平常,驱离“石敢当”之事一直出力颇少。
忽有一日,国师貂鼠离开斯哈哩国后经过此地,正巧遇见两个山神率着几只石精,意欲驱他离去。问明缘由后发现此佛头与之前剿灭的斯哈哩国蝜蝂(黄风岭小boss)身上佛头一模一样,遂明白定有人暗中捣鬼。由于之前剿灭蝜蝂已有经验,所以心中一股意气涌上,带着众妖加入了战斗。虽然貂鼠国师已有经验,但是战斗依然惨烈,石母的青石英在此战中均被打破。但是土地依然作壁上观,毫无战意。最终一战大捷,貂鼠不仅灭了那佛头石怪,还将山中肉佛头悉数铲灭了去。佛头石怪遗留的精魄,他将其分给了石父、石母,又将其佛头上的目珠(隐藏支线)一一挖下,镇在了山谷中。山中众生十分感谢貂鼠,将其拜作大王,他便也在此定居了下来,号为黄风大圣。
花开两朵,另表一支。话说石父、石母得佛头精华后孕育一子,名为石子(花果山小boss)。一日,黄风岭的磐石谷中,闯入个衣裳破烂的姑娘,她满身伤痕,因路过石精的洞府,见里头有些天然家当,便躲了进去,打算在那里栖身。石父归来,见有人在洞中,原要赶她出去,见她一副可怜模样,只好容她休息片时。岂料,这姑娘将洞中的山果野味,炊成一桌可口的菜肴。那石父嘴馋,便留下姑娘来做饭。其后,石父每日负责带回食材,姑娘负责烹制,人与妖,相处极洽,便这样过了两年。一次,姑娘外出洗衣裳,在河边遇到了同村的樵夫,回来之后不由大哭起来。原来她常年遭受父母虐待,因要把她嫁与一个傻子换彩礼,这才从家中逃了出来。如今,她十分害怕被捉回去,惶恐不已。果然,翌日晌午,村民们都找来了谷中。她的父母因惧怕妖怪,便在洞口苦苦哀求。姑娘拒不从命,他们又转成破口大骂。只有石父冲出山洞大喝一声,他们才赶紧躲藏,待石父回到洞中,又跑出来继续辱骂。石父索性坐在了洞口把守,那姑娘的父母就放下狠话,若妖精不还回女儿,便找道士来收他们。姑娘害怕连累石精们,趁夜悄悄离开了洞府,结果不甚滚下山崖摔死了。次日当石精们找到她时,尸首都已凉透了。它听山间的妖怪们讲,火焰山的铁扇仙极有法力,心也善良。于是石父抱着姑娘的尸首,一路走到火焰山。铁扇仙见过尸首后,说此事难如登天,若强行复活,只能是一副没有灵智的躯壳,不要也罢。石父不死心,便日日抱着姑娘的尸首等在火焰山的山道上,希望博得铁扇仙的怜悯,哪怕姑娘的肉身已化为了白骨,仍是没有放弃……
但石父出走之后杳无音信,并且天律记载,山神不可擅离保生的山场,无故出走,一经发现,革职拿问,石母焦急如焚。但石子尚未及冠,无法接替山神一职,石母不能踏出黄风岭,只好让他独自外出寻找石父。因担心儿子在外遭难逢险,石母便将体内石之精魄的神力,分了大半与他,这才放心让他远行。
无奈,石子出门,就与父亲走反了方向。父亲朝西,他却朝东,一直走到了花果山。他原每逢一座山,都会进去寻寻父亲的踪迹,若未能找得,便起行向下一座山去。岂料,花果山中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让他一直留在了山中。若问他最喜欢何物,当属那只名唤凤翅将军的大蟋蟀。他日日坐在山头,看那蟋蟀冲天而跃,又撼地而落,每每开心就拍起巴掌助兴。日子一久,竟将那寻父之事,抛到脑后去了……
再说土地(隐藏boss),昔年黄风大圣率群妖降伏佛头石怪时,曾求土地一同作战。土地作壁上观,因此分佛头精魄时,山神有,他却无,这令他十分嫉恨。他知自己本事平平,无甚神通与靠山,自认只要得了那精魄,便能如那山神一般,习得大神通。是以,待石父出走,黄风大圣受降,他便对石母起了歹意。他在山谷中窥看了好些时日,发现石精们,搬山造石,非常忙碌,而山神坐镇石窟之中,只管调令,便心生一计。这日,他将自己也变做个石精的模样,假意交差,凑到石母近前。他原要朝那石母腹上,全力撞下一头,裂石取核。岂料,他刚蹦起,就听那石母尖啸起来。近旁竟钻起了几个栖身地底的石精来。石精们暴躁难禁,追着他一路冲撞。土地难以脱身,正要还原本相对敌岂料,他尝尽术法,却变化不得,想是那石之精魄,已将其变做了个石头。石精们对着土地又撞又敲,只将他砸到地里才罢手。土地从此没了盼头,索性在山沟当块烂石头,但他又自认只要得了另一半精魄,或能变回来罢。自此它自知夺取无望,便盼望着欺骗过往高手,替它将石父、石母剿灭,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直到它等到了天命人……
而这,就是取经人路过黄风岭前发生的故事了。
关于国师,抑或黄风大圣,后人有诗云:
千里黄风万里沙,八百方圆无人家。半妖半仙谁评说,是盗是圣何足挂。
话说取经人西行路过黄风岭,黄风大圣被灵吉菩萨降服收作弟子,昔日曾协助其平定蝜蝂之乱的虎先锋(隐藏地图boss)也因捉唐僧丢了性命。取经人终归是西行去了,可黄风岭群妖依然如故。这虎先锋育有两子:暂且称他们为虎兄(卧虎寺boss,也名虎先锋)、虎弟(疯虎boss)。这虎兄虎弟领着残存的小妖,在毁坏殆尽的山中过得很辛苦,所幸,父亲教过他们些真本事,也让他们熬了过来。随着风沙停息,石母与石精们将荒山重建出昔日样貌,虎兄就仿照父亲所做,管束起山中群怪,让他们各安其职,不得随意祸害生灵。后来,有凡人在这山中建起了村庄,虎兄依照“啖尽迷路奸邪,护送过往好人”的风俗,为自己博了个“虎神”的名号。村人为“虎神”建了座卧虎寺,常常供奉,这让虎弟心下越发不服,总觉兄长占尽了威风,只因比自己早生几年,兄弟之间渐渐生分起来。
此后不知过了多久,黄风岭群妖听路过的行人说当年西行取经人都已经取得了真经。而又不知过了多久,黄风大圣重回黄风岭,身后跟着众多貂鼠,传言曾是那斯哈哩国的民众。虎弟得知此事,怂恿虎兄赶走鼠妖,说当年正因这黄毛鼠精坐视不理,才致父亲身亡。虎兄觉得有理,就应承了下来。谁知这一战黄风大圣祭出个状似菩萨头颅的法器,呼风如刀,一个照面便重伤了虎弟。为保弟弟一命,虎兄只得扔掉兵器,跪下称臣。黄风大圣倒不计前嫌,得知虎兄弟身世后,还将虎兄命为麾下先锋。虎弟救还醒转,得知兄长做了先锋,更不肯依。二虎大吵一番,虎弟负气出走,再也不肯与兄长往来。
而黄风大圣自收服虎先锋后,便有重整黄风岭秩序之意思,便亲自来寻当年故人石母,不想被众石拦在了外头。黄风大圣心下不悦,便叫唤来新任不久的虎先锋,让他铲除这些不认主的石头精怪。虎先锋一口答应,可心中并不愿与他们为敌。当年他们一起合力重塑山场,也算老交情,他知其中有一大石精(石先锋小boss)极受众石精拥护,视其如兄长,便劝道:“兄弟,能有今日,你我吃了不少苦头,能帮我自会帮你。差事我已打点好了,你等只需退入谷内,专司镇守石敢当,也不用做甚恶事。我今日来尚且有话好说,若是明日,就得兵戎相见了。你我虽有些本事,确实非那鼠妖的对手,不如同做个先锋,一切如故,有何不好?“翌日,黄风大圣封了大石精为石先锋,命其率领群石退守河谷。自那以后,石精们老实本分地守着那封印的邪物,再也不过问山中之事了。自此,虎、鼠、石三家一起,共同成为黄风大圣的下属,尽力张罗维持。
一日,黄风大圣与沙国王、虎先锋宴饮,杯盘狼藉之时,却坐在太师椅内,一只手摸着桌上闭目的佛头,不言不语,似是有心事。他向沙、虎二人直言,自己所持佛头,乃是灵吉菩萨最重要之法器,与当年蝜蝂、石精身上佛头别无二致,沙国王和虎先锋的父亲也曾亲眼瞧见,如今正是希望借用此物炼化当年齐天大圣死后六个遗蜕之一。自己重归黄风岭也是因为天上高仙指点,但是不可尽信。所以从此宴之后,就要闭关修行,开启黄风大阵炼化遗蜕,给自己留个后手。要求石精几条沙道来,每条沙道由大门锁住,两个先锋各持一个开门秘符,所有虎、鼠、石等精怪全部远离自己洞府,到黄风岭上居住,不得打扰。虎鼠本有旧怨,黄风大圣闭关之后更是愈演愈烈,虎先锋每天自己多吃老鼠泄愤,沙国王也是敢怒不敢言。
另说虎弟愤怒离开虎兄之后,自行演练神功,希望自己复仇成功,打败黄风大圣。但是忽有一日,城中黄风大作,与那黄风大圣的神通一般无二,虎弟变潜藏井底,伺机报仇。但这黄风不仅伤妖,也会害人。话说那黄风城中有名昔年刀客,于城中娶妻生子,但因黄风骤起,妻死子病,他听闻山里有个菩萨能治风疾,就携子寻到了黄风岭。他们借住在定风庄内,孩子养病,男人则去寻找菩萨的踪迹。一日,男人路过村外一口枯井,听到有虎啸之声传来。他下井一看,竟别有洞天——有头受伤的猛虎在那井底修行,此虎正是虎弟。虎弟见刀客颇有胆色,便打探起他到此缘由,听说他来此是为了给儿子治疗风疾,虎弟心下便有了计较,将兄长的事迹安在自己身上,说它原是山中虎神,村中的大巫们也受他庇佑,谷中还有村民为自己修建的寺庙。他说那刮起黄风的妖怪偷袭了她,占去了他的寺庙,这才落难到此。男人将信将疑,经过一番查访,大巫与寺庙之事,果都应证了,便带着儿子来给虎神瞧病。
初见时,那孩子面色惨白,浑身绵软,只能由男人使一根火麻绳将其缚在身前,才能安稳下到井底。虎弟仔细一看,这孩子果被三昧神风吹乱了精气神魂,若不停下风沙,神医也治不好他。虎弟想起兄长曾给过自己一个宝贝葫芦,只要饮过葫芦中的酒水,就能壮人气力,或许能凭此保这孩子一命。待孩子饮下虎弟喂的水,他有了些精神,能开口说话了。他虽是久病之身,却十分有礼,得了帮助,连声称谢,对虎弟崇慕不已,虎弟十分快意。他叮嘱父子俩,每日必须来此饮一口葫芦中的水。数次之后,孩子越发好了,他不仅能在村中玩闹,还结交了好些朋友。每次来喝葫芦,孩子都围着虎弟"虎神虎神"地叫他,将自己新得的吃食、玩具和见闻逐一分享给虎弟。虎弟原对父子俩有些提防,但见这男人也算重情重义,便将葫芦给了孩子,让他贴身带着,只用葫芦喝水,孩子的病又好了几分。
但虎弟在治病之时也曾叮嘱过刀客,它被邪风伤了元气,若能吃些活人,恢复神通,定能停下风沙,根治孩子的风疾。男人极不情愿,但见儿子精神渐好,又能在村边游玩,还交了不少朋友,真就狠下心来,诱人入井,为虎神疗伤。时间一久,村民渐渐发觉了异样。待男人回到村中时,儿子已被激愤的村民打死了。刀客男人悔恨不迭,拔出封了多年的刀,将村民一一斩杀,这才踏着一条血路,迷失在了茫茫风沙里……
而虎弟见刀客久久不见,便想弄清楚究竟,就往村中寻去。入村一瞧,只见血流满地,村民们都被斩杀了。村头有口薄皮棺材,孩子的尸首就在里头,胸前还挂着葫芦。细看那伤痕,不难猜出孩子是被乱棍打死的。虎弟扛着棺木回到了井底。每日都在棺木前练功,他总想着,再等等罢,等我足够强大,定会替你停下那该死的风沙,而那孩子,也被虎弟化为伥鬼,陪伴身侧(虎伥小boss)。直至天命人到来……
(黄风岭支线故事基本整理完毕)
这故事还得从哈咇国的一个小城讲起:每至拂晓,城门外常聚起夜集。这本是货郎们等待入城时以物易物,置换货品所为,但因价格便宜,不少百姓也来参加,慢慢便在城中有了名气。数月前,夜集来了个古怪的卖油翁,穿一领青不青,白不白的褂子,瞪一双铜钟般的眼睛,说话声大如锣,张嘴腥臭难当。偏他话多,生性聒噪,大家都不想结交他。可他卖的油清澈见底,细腻柔滑,只需极少的香粉就能换得一大葫芦,所以摊前总围满了人。
这日,有个游方的小道士途经此处,也想瞧瞧夜集的热闹,便跟着乡民秉烛夜游。起先他逛得很尽兴,直至到了那卖油翁的摊前,一股绿气荡荡悠悠,自他的身上飘散而出。那小道士知他是个妖怪,随即念起灵官咒驱邪消灾,那卖油翁不消挣扎,迅速现出原形,乃是个绿皮大青蛙。周围的人吓了一跳,随手捡起扁担铁钎就要打它。那青蛙双腿一蹬,蹿起有树高,远远往山里逃去。众人结队去追,寻至一片洼地。却见许多小蛤蟆,从彼此身上剔下黏液,盛到个大桶里,接着给自己扑上香粉,彼此闻闻抱抱,玩得不亦乐乎。大家悄悄潜过去,往那桶里一看,里头所盛的粘液晶莹透亮,正和他们平日买的油一般无二。见此,人们哪还有气力打妖怪,只顾蹲在一旁呕吐,让妖怪(波里个浪 黑风岭小boss)都跑了。
途经哈咇国的游方道士,自从撞见了蛙精,便以捉妖为己任,四处寻访他们的踪迹。这日,他行至一处河谷,听到有蛙鸣作响,伴生电光。那道士欣喜不已,急急来到河边立下法坛,要降服此妖(浪里个波 黄风岭小boss)。他先是点了香烛,做了祝祷,随后摘了道冠,披散头发,以朱砂画下三道灵符,抽出宝剑,唧唧哝哝念起咒文。只听他大吼一声:“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就见宝剑一晃,他挑起一张灵符,甩向空中,果就燃起一团火光,倏忽而灭。那河中的蛙精见这般动静,一蹦而出。原来这是只黄皮大蛙,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布衣裳,与前次竟有些不同。道士见蛙精蹦来,急急挑起第二张符,倏忽焚起,就见风起云涌。待第三张符火起之时,乌云中劈下一阵惊雷。道士与蛙精俱吓了一跳,各自捂头。待响声过去,二者抬头观看,只见劈毁了几棵树,而天上,风云已然散了。道士一怔,赶紧举笔,打算再画三道灵符。那蛙精不急不慢,拍拍肚皮,天色不动,但应它的敲击,空中落下十数道金光,每一道都落在道士身侧。道士翻翻滚滚,难堪避开,那蛙精又张了张嘴,吐出一群带电的小活师。不论道士如何闪躲,它们都紧追不放,道士只好落荒而逃。
那落荒而逃的道士,痛定思痛,在山中闭关数年,只将那五雷法习得滚瓜烂熟,收放自如,便再次起行。却说,那带电的小活师,被他收得一只,关在葫芦中,径过雪山时,活师于葫芦内跃动不止,他便知此地定有蛙精(浪里个浪 小西天boss)。他寻至深谷寒潭边,果见有只巨蛙,身披霜雪,蛰伏岸旁。那道士二话不说,一道惊雷劈将而去,正兀自欢喜,以为那蛙精必要应声而亡,不料它高高跃起,那雷劈了个空。道士亦不忙乱,再捏诀又劈一雷,那蛙还是一跃躲过,几下蹦至道士身旁。道士连撤数步,向后急退,自以为十分巧妙。未想那蛙精,双腿直立,胸腹一挺,跃将过来,他反被那大肚子顶了个趔趄。待他再欲还击,那青蛙大嘴一张,将股寒风吹来,立时把他冻在了原地。那蛙正要吃它,却见潭那边走来几个和尚,见有人冻在此地,把那蛙精驱走,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道士在寒潭被和尚们救下,抬着往山中去了。他原想和尚们会带他去庙中疗伤,不想却将他投入了地牢之中。道士在牢中,听过魔音,红过眼睛,九死一生,侥幸逃生。虽是遭了些磨难,岂料武艺长进了不少,也算机缘。再回原处,那蛙早已没了踪迹。他只好离了小西天,继续前行。某日天晴,道士到了一座岭上,只见郁郁葱葱,有几椽茅屋,像是有人居住。他正想找个歇脚之处,在个大宅院中,一脚踩空,落入个洞穴里。那里头蛛网层叠,虫妖遍地,幸而他已并非昔日那般无能,一路直下,竟也探到了洞穴深处。那养在葫芦中的蝌蚪,倏忽间踊跃起来。他穿过一道石缝,果见有只大蛙(波里个波 盘丝洞小boss),正伏在水中,独占了一处天然泉水,虫妖们都不敢靠近。他拔剑朝那青蛙砍去,两个在水中战做一团,一个放电霹雳响,一个扑腾腿脚强。正是难分胜负之时,那蛙把嘴一张,竟伸出一只左手来,一下抡在道士的脸上,将他一下拍出了许远。其后,大蛙把头一仰,道士学了个乖,不敢近前。就见那蛙喷出毒水来,毒水不住扩散,竟将整个水潭都染上了蛙毒。道士没想它有此技,身上又无解毒的药物,急忙抽身从石缝钻了出去,却听身后有个女声道:“你这道士,不在观里练剑,跑来这处寻死?”他已毒气攻心,话还不及答,已然倒在地上。朦胧间,那女子似是叫了人来:“快把他抬回观里去,可别死在我们洞里,否则不好交代。
被抬回黄花观的道士,不明就里被众人治好了伤。大家皆以为他是来拜师的,便对他多有关照。道士在观中看众人练功,自练自悟,竟也习得了一招摘星换斗,野马跳涧。魔君听道士说了一路的见闻,知他头脑活络,敢为敢做,真就要收他当个弟子,行拜师之礼。道士受宠若惊,当即跪下认了师父。是夜,他又悄悄收拾了包袱,离了道观,重新踏上寻找天下奇蛙之旅。翌日,魔君听人来报,笑道:“有小志而不拘大节,是个妙人。”
这回,道士继续向前,到了火焰山中。在清凉坡下,正遇着只火红的大蛙。他两个拉开架势,正要交战,却见坡后的洞里,走出只紫皮狮子狗来。这紫皮妖兽极是蛮横,见他两个在洞前徘徊,直扑而来。那道士一见此物就被气势所慑,幸得那大蛙一脚蹬开,这才捡回小命。见那蛙坏了好事,紫皮妖兽又转身向其扑去。那蛙张嘴朝天,喉头一哽,吐出一股火来,只将那妖兽逼得连退几步。道士见机,将那新学的摘星换斗,野马跳涧统统朝妖兽使去。那妖兽见他两个联手,竟往洞中逃去。道士急追,步入洞中,才觉此处无比清凉,与那火焰山中有天壤之别。那蛙不多时也扑跳入内,躲在阴处不动了。道士恍然,原来这大蛙(波浪浪 火焰山小boss)虽有吐火之能,但天性使然,亦怕山中炙热,只想找个清凉处歇息歇息。知这妖怪也有贪生之念,道士心中感慨万千,杀意全无,提着剑离去了。
这一路寻来,初出茅庐的小道士成了个本事了得的老道士,愈发感受苍生各有生存之道,不再沉迷于捉妖,反倒起好奇他们的生活来。这日,他途经花果山,见此处风景极佳,山青水秀,便将葫芦中陪他一路同行的小活师,放回了山涧之中。岂料,他刚放走那小活师,就见落下几道惊雷,电光散去,正是几个披甲执锐的天兵。道士以为自己闯了什么祸事,正要告罪一二,天兵们已朝他乱砍乱劈而来,他急忙抽剑招架,终是难敌众人围攻,渐渐露出颓势来。正是要伤身遭难之际,从那岸边蹦来只大石蛙(浪波波 花果山boss),非但不怕那刀光箭雨,连那天将唤起的雷电也丝毫不惧。石蛙助道士将天兵打退,道士走至岸边,才知是自己放生的小活师引来了石蛙相救,心中十分感激。自那以后,道士也不再已成仙为念,反倒时常去拜访蛙精,向他们讨要些小活师,散到各个钟灵毓秀的山川之间,世人都称其为蛙仙人。
有诗曰:几度春秋逐蛙去,花果山前好烟光;醉踏碧水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马天霸原不叫马天霸,叫马二。他本是商队养的马,要帮着贪财的商贾们,翻过火焰山去做买卖。未料,商队在山中被妖怪所袭,独剩他一马当先,逃了出来。他撒蹄狂奔,直跑了六十里,才在一户庄院前力竭倒下。庄中有位独居的许老汉,见马儿可怜,便收留了他。每日喂水送饭,在老汉细心地照料下,马儿很快就好了起来,日渐茁壮。他天性有灵,见老汉待他好,就以叫声回应老汉的闲聊。老汉甚觉有趣,对马儿道:“我在家排行老大,你既愿入伙,便是行二,以后就叫马二罢。”老汉对马二真心实意,哪怕自己吃不饱,也不会少了马二的饭。马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火焰山本就大旱,只要铁扇仙的扇子不动,这地便没有春秋。更何况,许老汉年事已高。这日,他同往常一样,给马二添水加饭,却一头栽倒在了马厩边。马二见状,扛起老人,飞驰而出,直奔翠云山芭蕉洞而去。这一趟,他一刻未停,直直跑了七百三十余里。可惜,待他抵达翠云山时,老人已然咽气了。马二伤心欲绝,不愿再回庄院,自此流浪在山间。山间有名有姓的小妖们,见马二善,常常欺负他。马二不生气,也不言语,任他们打趣调笑。他无家可归,也无洞府倚靠,原本壮硕的身躯又日渐消瘦下来。
一日,他照例沿着山路寻些小妖们不要的吃食,寻着寻着,瞧见有一老牛,酣睡路边,山间的火团都快烧到那老牛的眉毛了。马二大惊失色,却怎么也叫不醒他,只得扛起老牛,又奔芭蕉洞而去。沿途的妖怪,见马二扛着这烧掉了半边毛的老牛,一个个火气冲天,喊打喊杀。马二全不理不睬,闷头猛冲,身上受了不少伤,才抵达了芭蕉洞。等马二见了铁扇仙,才知这老牛原是牛魔王,他不知又去何处赴宴,跟朋友喝得大醉不醒。铁扇仙才唤了两声,牛王的酒就吓醒了。回头看看伤痕累累的马二,放声大笑:“你这马儿,够霸道!今后跟着我老牛,叫你个马天霸如何!”自此,马二就成了马天霸。他跟着牛魔王习武修行,成为了牛魔王的麾下大将。
就此过后不知多久,话说取经人路过火焰山,红孩儿拜师成为善财童子,牛魔王被群仙围攻元气大伤。听说那路过的孙悟空竟然是当年主公的兄弟,马天霸实在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后来又壮着胆子问牛魔王,他也只说道不同而已,我那猴兄弟也有自己的苦楚,五百年也不容易。
又过了许久,牛魔王告诉马天霸要上天一趟,务必保密,听说是接到令旨,前往天门外再会一会当年的孙悟空。不久后牛魔王返回,脸色阴郁,仿佛又伤了元气,自此闭门不出,也无心打理火焰山日常事务。马天霸多次劝解,牛魔王方才告知,当年的孙悟空虽然位列斗战胜佛,但是如今已然身死道消,其所留一物被自己所藏,剩余几物分别在黑风岭黑风大王、黄风岭黄风大圣、小西天黄眉大王、盘丝洞百眼魔君手中,不过此物玄妙异常,只怕有心人前来抢夺,所以务必慎重。马天霸听完此言,知道兹事体大,便不再多言。
不久之后,红孩儿从南海归山,事情便再起波澜,主公女儿萍萍无故失踪,正在马天霸焦急寻找之时,忽然听得小妖来报,说红孩儿忽然生乱,囚禁牛魔王与铁扇仙,好像在找什么齐天大圣留下来的宝物。马天霸知道自己法术低微,现在前去救主无异飞蛾扑火。他想起来那宝物似乎几个妖王手中也有一份,虽然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境,但是现在牛魔王遭难,前去求助当有转机。
于是马天霸直接前往黑风岭黑风大王、黄风岭黄风大圣、小西天黄眉大王、盘丝洞百眼魔君之处,祈求援助,不料每家大王都吃了闭门羹。而且路上总能在各处碰见一只猴精(天命人),只不过遇见猴精后,每家大王都身死道消。马天霸顿觉不妙,便转回火焰山,不料碰见火焰山土地驾驶红孩儿的五行战车。马天霸虽然战胜了五行战车,但是其灵却被火焰山以阴诡之术封印在战车之中成为石头。直到它再次碰见了那个小猴精……
有诗云:生前好勇遇明主,忠贞不二做前卒。知恩图报走单骑,不解危局誓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