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的壁画创作者之一,画师王宇,另外一位作者是王怡新老师。
我们一共绘制了5 幅游戏中的壁画作品,分别是《盘中谜》《乱蟠桃》《受心经》《真经有价》《梅山雪景》,在这里我分别截取一些局部,给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成果。
谈到《黑神话:悟空》中的壁画,我们有很多创作经历和思考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感谢游戏科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让中国传统人物画有机会能够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任何的绘画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要说现实原型,可以说在很多古画中都能看到相似的影子。中国画讲究“传移摹写”,临摹前人作品就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也参考了很多前人绘画。
在创作之前,主美杨奇老师就提出想要的是传统绘画那种独特的造型和色彩,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作者本身的审美趣味。并给出了《搜山图》作为参考。《搜山图》自宋代始,往后至明代有诸多摹本。虽然各个摹本有些微不同,但画的都是二郎神带领部下肃清山中妖邪的故事。其中精怪数量之多,令人称奇。以此为起点,我们还发散思维找了很多相关的古代绘画作品。
考虑到毕竟是游戏插画,抓人眼球是最高准则。因此在构图上我们采用了传统绘画少有的满构图形式。
相信大家都听过传统绘画所讲究的留白,惜墨如金等说法。但用在游戏里面留白太多会显得没那么有冲击性。因此在背景的设计上我们用树木或者建筑尽可能堆满来保证细节量。同时采用和主体人物不一样的绘画手段来凸显画面重点。
以《受心经》为例,原著桥段是在一处山清水秀的茂林,瑞兽咸集。人物以较少的线条勾勒,再大面积填色。而背景中嘉木乱石则用墨色仔细渲染多次,作出厚重的风格,再施以淡彩。如此一来,在满构图的巨大细节量中也能把人物凸显出来。这种办法来自林廷珪、周季常的《五百罗汉图》。
然后在色彩上我们选择了重彩的风格,即颜色鲜明热烈。同时给每张画确立了一个主色调,不同于传统绘画中以仿古色为底色的风格。
以《盘中谜》为例,我们在反复阅读了原著桥段之后,将整个场面定义为一处山清水秀,远离尘世的传道之所。而远离尘世这个概念,与李唐的《采薇图》所呈现的如出一辙。
画面青绿相间,墨色层次也非常丰富。因此我们也将整个画面定位青绿色调,这也是传统山水画的基本色调之一。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首阳山采薇而食以示气节。在李唐画中一袭白衣,宛若仙人。巧合的是,永乐宫壁画中的吕祖也是一袭白衣。可见白色和仙气的联系自古就有。同时在传统绘画中的白色是以海中贝壳煅烧磨制而成,在一众色彩中甚至亮眼,能够在本就鲜艳的青绿二色中跳脱出来。考虑到这些我们将画中主角师徒二人都定为白色基调。原著中一众学徒多是普通百姓,考虑到其身份,因此在设计时多用赭黄、青绿,和周围环境更融合。
在形象设计上,我们则是参考了大量传统人物画和壁画中的衣着和博物馆现存的一些文物。
以《乱蟠桃》为例,画中造酒的设备来自于敦煌壁画里面现存最早的造酒蒸馏器具形象。在其上的花纹则是取自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因中华历史悠久的酒文化,饮酒的器具大部分是参考的博物馆现存的青铜酒器,还有一些漆器和陶瓷器。
人物造型和衣服形制都参考了相应朝代,以唐装为主,因着天宫的神仙各朝代都有,也参考了一些其他朝代的服装,衣服上的花纹也多来自传统绘画中出现过的花纹。背景长廊的造型和园林的设计则多来自界画。
思路明确万事齐备之后就是绘制的过程了,因为我们选用的都是传统的材料,虽然麻烦但最终呈现出来的质感会好很多。大概就是以刚织好的生绢为底,用热水去除多余蚕胶后,上几遍胶矾水以利于之后的绘画。
然后做仿古的底色,用板栗壳子,橡子帽煮了水,放凉后均匀涂刷多遍,才正式开始绘画。因为用的天然矿物颜色,画厚了容易掉,在上两三遍颜色过后又得上胶矾水固定,“三矾九染”洗洗刷刷…期间效果和预期不符,遇到突发情况,都是画画过程中很常见的事。前前后后各方面也是花了我们很多心思,如此下来一张也要一月余才能完成。但看到大家都喜欢,绘制过程中的这点麻烦也就不值一提了。
以上就是我们的整个创作过程,从构思到实践节选了部分分享给大家。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再次感谢大家对游戏的关注和对传统绘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