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AI的协作模式正在不断被探索和优化。本文作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分享了AI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并深入探讨了AI作为“神队友”或“猪队友”的背后逻辑——即AI的实际效果高度依赖于使用者的认知深度。无论是写作、编程还是医疗咨询,AI的辅助作用都因人而异。又到了每月一度的总结时刻,这次我还特意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AI践行月报。接下来我会以月度为单位,持续分享我在AI践行中的体会,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一些启发~这一期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们到底该用什么视角来看待“人和AI的协作”?这是我在4月份践行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我曾经觉得AI很多时候没什么用;在去年高频实践后发现AI是很好的工作搭子,但今年尝试了更多新的领域的探索,我发现AI好像也不是那么万能,总有很多场景它给的答案模棱两可。于是我去复盘思考了每一件事情,最终我得出了一个清晰的结论:AI的实际效果,取决于人本身的认知深度。我选了3个比较典型的故事,下面请跟着我走进这段和AI协作的旅程吧~第一个故事:写文章时,AI是我高效的干活搭子我写公众号一直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所以大家经常能发现我有错别字之类的东西;错别字是人类写手留下的最大证明,哈哈哈~很多朋友问我:你为什么不直接让AI写稿子呢?搓俩提示词搞不就行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每一篇文章,都是我想跟大家讲的一篇故事。只要我把故事想明白,基本上初稿也就完成了,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