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的重新发现人人都知道中国有一本《天工开物》,人人又都知道《天工开物》的作者是明末的宋应星,如果是会看电视的,也许还能看到央视制作的经典镜头,一个剃发易服的宋应星,笑脸洋洋地和撒贝宁一起穿越到现代参观现代技术的发展,问题就是,他们真的知道宋应星其人吗。实际上,在清代编著的相关资料中,排除掉被康雍乾等人禁毁掉的书籍,很多幸存下来的书籍,都提到了或者引用到了《天工开物》,但是问题就是尽管很多书提到了甚至有的大段摘录,但是没有流传下来整本的书,反倒是在日本这些域外国家,竟然有部分当地的翻刻本。1914 年,学者丁文江去云南调查地质和矿产情况,在阅读地方志的时候,发现其中有引用《天工开物》的部分资料,但是在回到当时的首都南京之后,却始终没有发现天工开物这本书的原著,后来在好友帮助下,得到了一个日本的刻印版本。不过此时中国本土却没有见到这部书得到大力传播,结果就是一直到这部书被发现后多少年,有人指出:“其中图样繁复,雕刻困难,故流传绝少,古今图书集成录入十分之七……”这当然有些道理,不过思考一下明代末期当时的社会印刷发展,我估计也不只是什么雕刻困难的说法,毕竟比起该书更为复杂的书籍也有的是,而清人不将其全部录入书中,我看,也多少有些猫腻。一个吊诡的问题就是,虽然这部书的信息存在满清的数据库内,但是对这个人的介绍显然着墨不多,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这样的书在
...
继续阅读
(15)